正文 第1018章【输不起也不能输】
在过去的十年,人们见证了汽车行业一个时代的崛起。
国产品牌在过去的十年进行了一场大范围的“歼灭战”,先是对五至十万级的合资车进行驱逐,后是对十至十五万级的合资车进行了高强度的打击,再到当下天驰科技的崛起开始对十五至二十万级的合资车展开了围猎。
起亚K2、福特嘉年华等这种入门、安全性差、利润高的车型被市场抛弃的时候,消费者甚至都没有感知。
在当下人们能够看到的是,在国产品牌的制衡下,合资车的主要市场已经退守到20万级以上。
即便如此,20万级以上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随着天驰科技秋季发布会的临近,其最新一代的产品,外界流传着是天驰科技向着高端制造迈进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市场,5万至20万的乘用车市场才是大中华区市场的核心部分,其具备销量基础庞大、品牌更容易建设两大核心标签。
合资车放弃20万以内的市场,可以说是被迫放弃的。
在2010年之前,国产品牌在乘用车市场面前基本毫无建树,不存在设计团队、不存在研发中心,甚至连最基本的动力系统都是采购而来。
意识到市场前景的广阔,以及没有核心技术的弊端之后,国产品牌发起了一段时间漫长的价格战。
用更大的产品、配置更丰富的优势,卖出一个更低的价格,通过价格战,第一批国产乘用车在市场站稳了脚步,争夺合资车的阵地。
价格战,哪怕是到了天驰技术的时代,仍然在用。
目前的“闪驰”车型仍然在沿用,卖出一辆亏一辆这种最直接的“地毯式发展”的模式,好在随着销量的疯狂飙升,成本在持续的均摊下来,后面卖出去的车辆亏损幅度正在持续缩减。
以后卖出去越多,整体的成本会持续不断的均摊,因为“闪驰”车型不会有更大的研发投入,按照现有的技术储备不断产出就行了,直到市场卖不动为止。
所以现在的“闪驰”车型,卖出一辆成本就会均摊一点点,哪怕微不足道,但假以时日随着量上来就可观了,此外最重要的是未来的车载数据平台,这才是最值钱的地方。
最近十年,尤其是在最近这一年里,新能源车其实给传统汽车领域的那些玩家们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时代的技术变革太快太快,短短几年时间,就足以改变几十年固有的产业格局,切实影响着几百万乃至几千万人的命运。
传统燃油车玩家里面,不是没有居安思危者,但奈何旧有的既得利益者力量过于强大,没有转型的魄力。
这不,同样是在今天,国外就传出了一个消息,让执掌天驰技术的掌门人郑鸿瑞看到了非常开心。
根据外媒报道,大众集团掌门人想要推动大众转型电动车,并且认为大众有望在五年后超越天驰技术成为全球最大电动车厂。
但是,电动车零部件比燃油车少,再加上生产流程优化,所以大众要转型就意味着大裁员,而大众的掌门人最近建议裁员大众十分之一的员工,这遭到工会的强烈不满。
监事会是大众集团的最高机构,而工会占据着一半的席位,所以利益冲突的结果就是,大众的掌门人想要转型遭到强烈的反对。
要转型就要裁掉十分之一的员工,如果转型失败,不排除大众可能会倒闭,所有的员工都将丢掉工作,所以大众现任的掌门人提议的转型在内部遭受前所未有的阻力,根本没法通过。
郑鸿瑞看到这样的消息,没有理由不开心,默默地感谢当地的工会全力阻止大众转型。
事实上不只是大众,几乎所有的传统汽车巨头都面临类似的困境。
反倒是大中华区市场,由于在传统汽车市场上基本没什么大的建树,反倒是没什么包袱了,可以轻装上阵全面拥抱新技术和时代的变革,踩在风口上引领时代变革,内部的阻力几乎没有。
传统燃油车玩家包袱太重、阻力过于巨大,逐步成为了跟不上技术变革的落后者,进入了一种死亡螺旋的境地:落后,试图变革,步子太大扯着蛋,疯狂内斗,立马龟缩,猝死……
这种死亡螺旋,在智能手机、4G/5G通信、互联网都得到了印证,诺基亚是教科书一般的案例,现在轮到汽车领域了,一样面临着这种死亡螺旋。
传统燃油车,二十来万的价格别想去谈性能,但新能源车毫无压力,二十来万的“闪驰”车型,什么百公里加速就是秒杀一大票几百万的传统燃油车的知名品牌豪车。
新能源时代,性能的门槛早就被电动车大幅拉低了。
在传统汽车领域的玩家里面,一些具有真正危机意识的人是真的震撼,乃至感到恐怖的,德、日等老牌车企巨头布局数十年的内燃机、变速箱等等,这些技术和产业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时代的车轮碾过去。
大众和丰田,依然是世界最大的车企,并不是说不够强,而是没有未来。
最要命的是这个命运审判的速度快的太过夸张,这必然意味着巨人的陨落,而且有可能是猝死,老本都还没啃光就成为了别人食腐的尸体。
而且这些老牌车企巨头的内部很多人显然是不接受这样的命运,他们人生数十年一直在这个强大的品牌、强大的集体中度过,又有几个人能感觉到危机呢?
又怎么可能承认自身需要变革呢?
他们其实什么都没有做错,过去也是一直赢,你突然跟他们说这把顺风局要输了?这让他们如何能够接受?如何愿意承认?
一个医生纵使有各种手段可以抢救病人,但也绝对救不活一心求死的人,这些老牌汽车巨头们现在的情况就如同是个一心求死的病人。
汽车行业空前复杂,理论上很难有颠覆性的创新,但是当今世界东西方两大新能源车巨头,北美的特斯拉也好,大中华区的天驰也好,两家新能源大厂在各自的阵地上从技术到销售、从硬件到软件,都给你革了一个遍,全方位的颠覆,堪称降维打击。
陆鸣虽然不是直接搞技术的行家,但他能够想象到未来整个产业竞争的恐怖程度,落后一拍,满盘皆输。
所以他才不惜代价的支持着天驰技术,要什么给什么,尽可能的满足郑鸿瑞的要求,唯一不允许的地方就是天驰的步伐绝对不能停下来,不但不能停,而且要加速狂奔疾驰。
因为输不起!
要知道,天驰技术现在每年都是奔着大几千亿的亏损去的,这是天文数字,是真的输不起。
输不起,更也不能输!
传统汽车巨头们的迟钝和内耗,不只是郑鸿瑞看了很开心,陆鸣看了十分舒心,毕竟这些老牌传统燃油车玩家的百年底蕴不容小觑,真的全面觉醒也是非常头疼的。
天驰科技不但自己输不起,不但要杀出重围,而且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未来的大国工业竞争绝对是刀刀见血,一剑封喉,几年时间就成王败寇了。
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这样的节骨眼上,天驰技术就连歇一会儿都不敢过多停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