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七十二章 图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吾有良计在怀,必为董公所需。

  成略在胸,良计速出。

  目光所及,短寸之间,狭目之间,只能窥底。

  阎忠心中冷笑一声,什么狗屁良心。

  当年自己可是敢怂恿皇甫嵩造反,南面称王的人。

  管它什么天下乱不乱,大争之世,才是我辈纵横寰宇之时。

  那一瞬间的悲天悯人,几乎是转瞬即逝。

  阎忠为什么会选择陈暮?

  单单救命之恩?

  对于一个利益为重的西凉名士而言,仅仅救命之恩,远不能让他俯首听命。

  要知道,哪怕韩遂马腾如此相逼,他都是激愤而死,可见阎忠必然是一个有自己主见之人。

  阎忠之所以看好陈暮,是因为他看得见,刘备确实是一个明主。

  董卓此人,凶狠成型,残暴贪婪。

  将来下场,必是群狼环伺,死无葬身之地。

  若乱世真有一天到来,董卓再是强悍,最终的结果不过是死路一条而已。

  而真正能为主之人,必然要有雄才大略。

  刘备虽然年轻,但性情刚烈,犯上而无惧色,有胆色有谋略,又有难能可贵的仁德之心。

  倒不是阎忠对有仁义之心的人高看一眼。

  而是仁义之心的人,更容易得到百姓的拥护,从而取得天下。

  当年高祖世祖,无不是因为爱护百姓,对部下大方,有雄才而开创大汉基业。

  刘备颇有先祖之风,自然让阎忠青睐,同时也佩服陈暮之远见。

  当初给自己书信,让自己投奔董卓。

  恐怕早已经看到今日了吧。

  有陈子归这样的人在刘备身边,与他为敌,要想想未来自己会怎么被算计死。

  所以,既然打不过,那就不如加入的好,反正自己跟陈暮也交好。

  对于未来的打算,阎忠算得门清地很,早已有了计较。

  “诚汉,计将安出?”

  听到阎忠有妙策,董卓大喜不已。

  阎忠微微一笑,说道:“此策,一来夺袁绍之兵权,二来,解太皇太后之心结,三来,将刘备调离洛阳。自此以后,洛阳朝廷将彻底为董公掌控,到时董公用太皇太后族侄之名义,以外戚之身,登上大将军之位,亦不远矣。”

  “真的?”

  董卓脸上的喜色,更加十分。

  阎忠笑着点点头:“不错,文优,你久居洛阳,可曾经听说过,先帝曾有意立陈留王为储君?”

  立陈留王为储君?

  李儒想了想,脸色大变道:“你是说?”

  “正是!”

  阎忠脸上露出一丝凶厉道:“当年天子为何太后所出,素来不被先帝所喜。陈留王为王美人所出,一者受先帝喜爱,二者由太皇太后抚养长大。”

  “不论是先帝还是太皇太后,都曾有意想立陈留王为帝,若是董公说动太皇太后,废掉当今天子,立陈留王为帝,则太皇太后掌控朝政便名正言顺。”

  “到时,董公内为太皇太后族侄,外有大军相助,必为太皇太后所倚仗,此时再如霍光那般,执掌朝政,易如反掌耳!”

  说到最后,阎忠的目光里已经变得冷若冰霜。

  仿佛废帝之举,不过须臾之间的事情。

  “嘶!”

  李儒跟之前听到这条计策的阎忠一样,同样倒吸了一口冷气。

  不管怎么样,废帝之事,绝对是天大的事情。

  弄得好,加官进爵,成为权臣。

  弄不好,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李儒也很清楚,这无疑是一把双刃剑,生死便在一瞬之间!

  “废帝吗?”

  董卓想得不如李儒那么深,反倒没有李儒那么惊讶,摸着下巴,细细思索了起来。

  李儒迟疑道:“这件事情,恐怕没那么容易。”

  “自然没那么容易。”

  阎忠冷声道:“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袁家!”

  袁家?

  这里头又关袁家什么事?

  董卓一头雾水,跟这些聪明人打交道,实在让他这个粗人觉得很费脑筋,死无数个脑细胞有木有。

  “不错,就在袁家身上。”

  李儒也想到了这一点,与阎忠对视一眼,同时笑了起来。

  “二位,别尽说些让人听不懂的话了,明说吧。”新笔趣阁手机端https://m.biqusan.com/

  董卓算是怕了这俩谋士,这哑谜打的,完全听不懂。

  我看你们分明是在为难我董胖!

  李儒笑着说道:“要想让满朝文武支持废帝,就必须让袁家支持。所以董公可说动太皇太后,让太皇太后以袁绍威胁袁隗,逼袁隗支持太皇太后废帝。”

  “除此之外,那刘备也是个麻烦精。还得让董公说动太皇太后,将刘备调离开洛阳。”

  阎忠接着补充:“听闻袁绍的兵马,大部分都是豫州叛军,可让袁家解散这些军队。再让太皇太后把南军交由董公,如此一来,洛阳大半兵马皆入彀中,董公便可以名正言顺执掌朝政,成为新一任大将军!”

  “原来如此!”

  董卓想明白之后,大喜过望,只觉得这门亲戚果然没有白认。

  虽然自己得往上追溯个几百年才能跟董太后这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认在一起,可人家刘备刘虞刘焉这些人,跟当今天子的血缘关系除了都姓刘以外,早就稀薄到不知多少代去了,不照样能以宗室名义担任大臣?

  他们能做得,凭什么自己不能做?

  想到这里,董卓兴奋道:“说起来,我来洛阳也有几日,却还未进宫去拜见我那族姑母,为人子侄,确实不太妥当。今日天色已晚,我就不进宫打扰,明日我便进宫探视姑母。”

  李儒与阎忠笑了起来,点头道:“正该如此。”

  一夜过去。

  第二日,董卓就申请入宫觐见太皇太后。

  这个许可很快被同意,在如今的羽林中郎将董承的带领下,一路来到永安宫。

  董太后正在永安宫后园的芳林园休息,见到董卓来,颇为高兴,上下打量,越看越觉得胖子憨厚可爱,笑着说道:“你便是我那族侄孩儿董卓吧。”

  “董卓见过族姑母。”

  已经四十余岁,年近五十的肥仔董卓向六十多岁的董太后跪地磕头。

  这是向长辈的敬礼。

  董太后满意地点点头:“起来吧,说起来,我差人去查阅族谱,才知道你我关系并不算远,你是董子十世孙,我为董子九世孙,我们皆为仲舒公之苗裔。”

  董卓大喜道:“是的姑母,我祖先董荌(an)公,为仲舒公第八子,后迁徙于临洮,族谱上下皆有记载,十分详细。”

  董子就是董仲舒,董氏一族出自辛有氏,最主要的先祖来源,就是良史董狐。

  正气歌当中,那句“在晋董狐笔”,说的就是这个人。

  而董仲舒就是董狐的后裔,董仲舒有八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叫董蕡(fen),迁移到了冀州河间,是为河间董氏的开派始祖,也就是董太后的先祖。

  八子董荌,迁移至临洮,为西凉临洮董氏始祖,而董卓,就是董荌的九世孙,董仲舒的十世孙。

  所以董卓和董太后的关系,还真不能说特别远,虽不在五服之内,但跟刘备与汉康帝比起来,那还是相当得近,在293年前是同一始祖,同根同源,能扯得上关系。

  “既是自家子侄,便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了。”

  董太后笑道:“仲颖,你来得正好。这两日,即便你不进宫,我也正要去找你,有一些事情要交代。”

  董卓想了想,说道:“姑母是说袁绍的事情吗?”

  “你已知晓了?”

  董太后说道:“不过听闻你是袁家故吏,是太傅找过你了吧。”

  董卓点点头,颇为自嘲地道:“那倒没有,是我去找太傅,反倒被他奚落了一顿,看来太傅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并不需要我为其在朝堂上说话。”

  董太后笑了笑,没有说话。

  袁隗送了无数金银珠宝给他,虽然董太后也怨恨袁绍带兵入宫杀了她的亲信宦官,但这世上的人跟谁过不去,也千万别跟钱过不去。

  自己那孩儿刘宏已经死了,剩下自己这孤老太婆,不多多敛财,享受剩余人生,难道还想着治理天下不成?

  “姑母。”

  董卓沉吟片刻,才缓缓开口说道:“其实我这次来,是想跟姑母说一件事情。”

  “何事?”

  “我听闻何太后对姑母多有不敬?”

  “提那贱人做什么?”

  听到董卓提起何太后,董太后立即脸色冷下来,气不打一处来。

  自己那孩儿才刚死,何氏就与那何屠夫串通在一起,居然还想着要把自己赶回河间去。

  若不是刘备据理力争,说不准自己就已经被那何氏暗害了。

  一个屠沽之辈,仗着自己的儿子成了皇帝,就如此为非作歹,肆意妄为。何进现在死了,那何氏没有了依仗,看她现在怎么办。

  “姑母,侄儿是想跟姑母说,何进虽死,可陛下毕竟是太后亲生子。”

  董卓侃侃而谈,晓之以理说道:“天子今年已经年满十四,再过几年,很快就能亲政。到时在亲生母亲与祖母之间,姑母觉得天子会帮谁?”

  “这......”

  董太后睁大了眼睛,最近这两个月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前段时间皇宫屠杀的血还未清理干净,后续影响犹在,她还真没想得那么长远。

  董卓继续说道:“那袁隗向来擅长左右逢源之术,他既来寻了姑母,就必然寻了太后。如今何进一死,太后与姑母之间谁能够垂帘听政,谁能够说话算数,夺得权力,一来在看天子会听谁,二来会看朝臣会听谁。若袁隗支持太后,再加上天子亲近太后,对姑母恐怕不利呀......”

  董太后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她与何氏关系早就撕破了脸皮。当初她想垂帘听政,被何氏阻挠。结果她大骂何氏为屠沽之家,是她抬举才入了宫内。没想到第二日何氏就联合何进与满堂朝臣要逼自己离开皇宫,丁宫的嘴脸还历历在目。

  当时候袁隗也在现场,结果就是这样一个三朝老臣,却如泥塑菩萨,面对何氏与何进的咄咄逼人,却是闭口不言,没有为她说半句话。要不是有个愣头青刘备顶撞何进,恐怕自己早就已经死于非命。

  现在被董卓提醒,董太后一下子想起来那袁隗老贼的可恶,含恨道:“仲颖说得有理,当初何进要进朕赶出皇宫,袁隗此獠冷眼旁观,一言不发,端得是可恨至极。”

  “对啊,姑母。如今何进虽死,但长秋宫与永安宫谁说了算?谁能够执掌少帝,以太后身份摄政?还不是朝臣与天子亲近谁就是谁。”

  董卓继续煽风点火:“袁隗在朝中势力遍布,门生故吏无数,他若是支持何太后,姑母处境怕是不妙。”

  “那依仲颖之见,我应当如何?”

  董太后询问计策。

  董卓微微一笑道:“袁隗所恃者,一为朝中势力,二为袁绍手下兵马,朝中势力不好动,若能将他的兵马除掉,则如断袁隗老贼一臂!”

  “仲颖是说,我应当下懿旨,宣称袁绍带兵进宫,是为谋逆?”

  董太后犹豫道:“可是若何氏也被袁隗拉拢,同样下懿旨,说袁绍进宫为诛宦的正义之举,如此与我的懿旨发生冲突,满朝文武必然支持何氏,恐怕我亦力有未逮。”

  何太后与董太后是死敌,历史上,两人发生冲突,最终是何太后与何进联手,加上满朝文武支持,将董太后赶出皇宫结束。

  在这场两位太后之间的斗争当中,高一辈占据大义名分的太皇太后,反倒是输得彻底。

  归根到底,还是董太后一来在朝中不得人心,二来何进执掌兵权,对于满朝文武这些墙头草来说,当然会选择力量更强,势力更大的人作为依附。

  不过如今随着何进先倒台,场面上至少变得势均力敌起来。何太后有亲生儿子是皇帝为依仗,董太后有董卓手里的兵权做依仗。

  两边隐隐针锋相对,而且从明面上来说,董太后还要更强大一些。因为这个年头,谁有兵马谁才是王。

  但现在的情况是袁隗是朝臣代表,董太后想要下旨给袁绍定性为谋逆,那么何太后同样可以下旨将此事不定为谋逆。

  如此一来,朝臣肯定会站在何太后那边,董太后在朝廷里的支持反倒会下降,到时候她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董卓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寒芒,说道:“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二个问题,天子!”

  “天子?”

  董太后不解道:“此事关天子何事?”

  董卓说道:“当今天子为何太后所生,必然心向何太后。满朝文武之所以会支持何太后,就是因为天子掌握大义名分。”

  “这倒是。”

  董太后迟疑道:“何氏那贱妇鸩杀王美人,还曾想谋害朕,若不是当初宦官力保,史侯又是嫡长子,朝臣支持,哪轮得到她有今天的威风,早就让先帝废掉了。”

  董卓笑道:“这便是问题关键所在,姑母,我曾经听闻,先帝有意立陈留王为帝?”

  “确实。”

  董太后大大方方承认道:“此事朕与先帝都想,只是碍于满朝文武反对,这才作罢。”

  “既然如此,那先帝必然有遗诏。”

  董卓图穷匕见,终于露出他最终的想法,面露凶光道:“姑母,若是先帝遗诏说,应当立陈留王为帝,那何太后,就再也没有了依仗,姑母说是不是?”

  “你是说?”

  董太后顿时睁大了眼睛,嘴里蹦出两个字来:“废帝?”

  “正是。”

  董卓微笑道:“何太后,袁家,都在依仗当今天子。若当今天子被废,则朝廷上下权力,必然全都归了姑母,将来治理天下,等陈留王长大,亲近于姑母的陈留王,必然会孝顺。姑母可要想想,若不废帝,当今天子在何太后的怂恿下,以后会不会再把姑母赶出皇宫,可就说不好了。”

  永安宫内,在董太后身边服侍的几名宦官宫女脸色大变。

  不远处的董承悄无声息地拔出了宝剑。

  董太后漠然看了眼身边的人,缓缓说道:“把他们暂时关起来,任何人都不许探视,毕竟是服侍朕多年的身边人,朕还没到何氏那般心肠歹毒的地步,舍不得杀,但必须严密看管起来。”

  “谢太皇太后。”

  几名宦官宫女跪地哭泣感谢。

  像这种宫中秘闻,听到就已经是死路一条,董太后没有杀他们,确实够他们感谢的了。

  董承召来门外的羽林卫将士,将他们关押进了地宫中。

  直到此时,董太后才说道:“废帝之事,朕亦有这念头,只是之前何进大权在握,满朝文武反对,朕才不敢有所行动。仲颖之策,深得朕心。但当今天子已经继位近半月,地位逐渐稳固,怕是不好处置,仲颖有良策否?”

  董卓说道:“第一步,便是要将刘备调走。刘备忠于先帝,废帝之事,他必然反对。第二步,则要利用袁绍威胁袁隗,换取袁隗支持,还要将袁绍手下的兵马遣散,将南军执掌在姑母手中。”

  “第三步呢?”

  董太后又问。

  董卓咧嘴一笑:“第三步,自然是假借先帝遗诏,废掉少帝,立陈留王为帝,给少帝封国,将何氏与少帝赶出洛阳。如此,姑母再也不用担心少帝与何氏同谋图害姑母了。”

  “好!”

  董太后眉宇间闪烁过一丝凶厉,道:“就这么办!”

  她早就想立刘协为帝。

  不仅是她,她的儿子,先帝汉孝康帝,同样是这个想法。

  若非朝中阻力冲冲,她哪里会被何氏威胁?

  现在何进已死,最大的阻力没了,自己又有族侄董卓的支持,再立刘协,阻碍就会小了许多。

  到那个时候!

  那日差点被赶出皇宫之辱,朕要让何氏这个贱妇百倍偿还!

  董太后目露凶光,苍老的脸上布满了狠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