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操传 二十三
——公元186年——
青州,北海。
曹操正同儿子曹昂一起乘马车赶回济南,后面还有另一辆车,上面坐的则是蔡家姐妹。
自己这辆车的车夫是典韦,原本许褚想替姐妹俩驾车,但被蔡琬坚决拒绝,只得跟在车后面跑,想想也是,他往那里一坐,大概比马车本身还重了……
曹操收回目光,继续思考着青州整体局势。
“江左梅林”被“剑圣”所杀的说法,由于“被杀者”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不曾再次出现,已经变得相当具有可信度。
即使在青州,偶尔也会有既不肯前往钜鹿投奔张婕,也不甘于回归平凡的太平道余党冒出来,宣称自己是“梅林”的弟子,要继承老师的遗志什么的。
一开始,曹操还饶有兴趣地请这些人来谈谈,但这帮纯粹只是想借名诈骗的家伙怎么能说出所以然来?只是以“梅林”的成名时间和行事风格擅加推断,说她是个“头发花白、面容慈祥的老妇人”。
被气笑了几次之后,曹操颁下刺史令,但凡在青州境内见到这种人,就直接捉起来送去开垦荒地或者为新城修城墙。
哦,是的,当然,曹操如今的官职是【青州刺史】了,这个升官的命令突如其来,甚至连成惯例的“献金”都没有要,大约是因为“那一剑”太过无理,而曹操已经在实质上完全掌控了青州,再加上让一位公主呆在一个侯国中实在不成样子,所以朝廷干脆给了他一个不需要花费什么的“名正言顺”,对此,济南国国主乐见其成。
曹操猜测,这很可能是由于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身为“天子之剑”的“剑圣”无法离开洛阳,所以不得不采取一些怀柔之策,其证据就是,那种明显由皇帝发出,看起来很像模像样,但本质仍是捞钱的命令已经逐渐减少了,大部分都是在对各州刺史以及强大郡国的安抚,以及少数暂时看不出什么效果的升降和调动。
除此之外,当日剑圣的“那一剑”还造成了一些不太妙的影响。
比如,那些传言除了对王越和梅林之间的战斗妄加揣测外,还为蔡邕的车队被攻击之事想出了各种理由,其中有一条就说,拐走公主是曹刺史打算反叛,未免被朝廷秋后算账所以顺带接走了父亲和老师全家,当时曹操就乔装打扮藏在现场云云。
这条传闻让曹操差点就下令彻查当日的同行者,不过“替身”逛了一圈回来报告,说这条是一个茶馆里说书的瞎编的,之所以会传到探子耳朵里是因为那探子在旷工喝茶……
另外一条影响就比较私密了,当日在场的人都看到了梅林的容貌,竟然与曹操的“卞夫人”颇为相似,不过,能做出“两者相似”这个判断的人,与曹操的关系也远不到哪里去,至少是能见到卞夫人的程度,比如典韦、戏志才等。
本来就喜欢问问题的戏志才事后问了曹操一堆互相之间毫无关联的问题,最终长舒一口气,也不解释地扬长而去。
至于卞绫本人,很快也得知了这件事,但却毫不担心,原因无它,她的孩子,曹操的次子,曹丕出生了,和安安静静的长子曹昂不同,曹丕属于那种稍不如意就大哭的类型,卞绫忙的团团转,可没有功夫去吃“仙子”的飞醋。
————
这次洛阳之行,除了负面影响外,自然也有正面影响,
首先,由于“不畏强权”,曹操的“名声”大幅提高,在那些有志于一展抱负,但却不想去洛阳落入十常侍瓮中的寒门子弟看来,青州曹孟德这个名字已经和刘表、刘岱、刘焉、刘虞等人并列出现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了。
其次,由于蔡邕和刘奈的加入,曹操的“价值”也获得了不小的提升,立竿见影的表现是,谯县的曹家和夏侯家又送来不少人,但他们的才能皆无法独当一面,只做偏将、裨将和主薄、从事等辅助之职。
除此之外,颍川荀氏、弘农杨氏、洛阳许氏、陈留张氏、汝南袁氏等与曹操有过交情的高门士族也派遣使者,带来了一些轻飘飘的问候,这意思大约是“我们正在关注你,如果想要实际的支援,便做出些更大的成绩来”,至于是否有因为客观原因只能暗中关注者,则不太好判断。
最后,则是青州本地各势力的投诚,原本的青州,济南和北海隐隐呈分庭抗礼之势,济南国国主刘康和北海郡郡守孔融互相看不顺眼,拉帮结派斗争之余完全当青州刺史不存在,待原本是济南国国相的曹操升任刺史之后,对方除了北海孔融之外全数直接转了阵营。
对此,曹操只是带着儿子曹昂和蔡琰以私人拜访的名义去孔府转了一圈,并给他的一双儿女,孔极和孔细思送了颇合两人喜好的礼物,孔融便长叹一声,改称主公了——毕竟曹操连只有四五岁,整日不出门的小儿女的喜好都知道,想切实对付他还不是易如反掌?
对此,“替身”已经自夸了一路,曹昂全程望天装没看见——顺带一提,曹丕看不到“替身”,贴到他脸上也没用。
说到替身,王越和梅林对拼一招之后,“替身”也发生了某种变化,虽然言行和以前没什么区别,但眉眼间原本冷硬的线条稍稍变得柔和了一些,而且时不时在遇到需要自称的时候会迟疑那么一瞬间。
比如他刚刚出口的这句:“哈哈哈!我们去北海的时候,本初向元嘉求婚又被拒绝了,你没看到他当时的表情,笑死……我了。”
他不是想自称“朕”吧,那可很危险啊,曹操挑了挑眉:如果有合适机会的话,称一声“孤”,应该没问题。
————
袁绍虽然成功地把“万年公主”刘奈从洛阳拐了出来,但数次求亲尽皆被拒。
全青州的人都知道,这公主冒天下之大不韪跟袁绍离开,除了他已经不可能再嫁旁人,所以只当他们两个在闹脾气,全都在看笑话。
只有曹操清楚,他们两人成亲的关键,其实把握在自己手里。
只要灵帝仍然在位一天,刘奈同袁绍成亲就是“公主招驸马”,即使灵帝驾崩,继位的是刘辩或刘协其中任何一人,这情形也没有有任何改变,她的身份只是从“公主”变成了“长公主”而已。
很明显,虽然“无双觉醒”令女子的地位极大的提高,但以婚姻来将她们定性的习俗还是没怎么变,如果她当真答应此时成亲,一个“袁夫人”的帽子就永远甩不掉了。
只有在灵帝驾崩,皇子继位之前,曹操通过某种手段令刘奈成为“继承人”之一——即使最终未能继位也无妨——届时她与袁绍的亲事才可以被称为“女皇纳王夫”。
所以,无论她多么中意袁绍,这种关系着接下来整个人生身份的大事的决定,也不可能因为袁绍态度诚恳,情深意切,言听计从而改变的。
就当是给本初的磨练好了,曹操事不关己地想着,反正,他也不是会放弃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坚持得越久,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时,关系也会更好。
至于有情人……曹操向后看了看,但由于视角受限,只能看到护卫的青州士兵,并听到某个大胖子咚咚咚的跑步声。
那个原本总是说“喜欢阿典”的小丫头也十三岁了,不再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近来如果再问她喜欢谁,她会狡黠地来一句“喜欢孟德大人”,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贞姬抄起强化了十三次的箜篌追杀了曹操三条街——然后才反应过来上当了。
对于似妹妹似女儿的蔡琰,曹操和蔡琬并没有太过约束她,对世间不好的东西也不曾刻意隐瞒,在她有疑惑的时候皆会给与公正客观的解释。
曹操和蔡琬相信她有足够的智慧来判断世上的一切,而他们两人则负责提供足够的武力。
虽然她最近弄到的羊驼坐骑本身也提供了不少武力加成就是了。
对于这位青州的小公主,各大世家在看好曹操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向了她,由于年岁尚小,这些世家基本都是选出一些优秀的少年前来与曹操“议亲”,真正“定亲”还得等蔡文姬及笄。
会找曹操的,都是比较清楚青州形式的聪明人,但仍然有搞不清状况的家族直接去找了蔡邕,试图走他的门路。
据说有个卫家的莽撞管事,直接把他们家的小少爷带了来,还赖在蔡邕来青州后教书的地方不走,然后被回去看望老父亲的蔡文姬两脚踢飞了出去——嗯,羊驼的脚。
强壮的管事摔得七荤八素不提,那个文文弱弱的小少爷却什么事也没有,据“替身”后续跟进的调查来看,他那原本风一吹就倒的身体反而变得非常健康,并声称要投笔从戎。
曹操和“替身”自然十分清楚这是谁做的好事,但显然蔡文姬想差了,她觉得有个小哥哥在暗中保护她……
现在如果有人问她喜欢谁,她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