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05章 谋划地盘,移屯原武
曹昂本着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原则,死皮赖脸,不厌其烦的找各家诸侯求取粮草。
兖州诸侯因为“答应”曹操要照顾好曹操家眷,所以即便对曹昂有所反感,但每次都会答应曹昂的要求,调拨一些粮草给曹昂。
倒也不多,少则数百石,多则一两千石,只能供近万曹军将士数日食用。
不过曹昂也是有能耐,知道兖州诸侯还需要稳住曹操,不敢跟曹昂翻脸。
于是曹昂经常到各家诸侯面前撒泼打滚,慢慢的,积少成多,曹军有了一些积累。
并且,兖州诸侯中对曹军有所忌惮的张邈,都痛快的给了曹昂不少粮草。
曹军在陈留修整了两个月,招募的义军已经近万将士。
曹昂见好就收,没有再继续扩军。
反正,兖州诸侯也不愿意曹军继续扩大,曹昂不如顺水推舟,自行决定,不再扩军,以免深受兖州诸侯忌惮。
此外,为了打消兖州诸侯的疑虑,曹昂求助曹氏宗亲将领,让曹仁、曹洪等人整日率领义军进行操练。
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增强曹军实力,另一方面是也是为了消耗存粮。
曹昂此举是让兖州诸侯明白,曹军虽然得到了不少粮食,但粮食还是存在不够用的隐患。
兖州诸侯只要控制曹军的粮食出入,这就如同饲养关在笼子里的虎兕,虎兕虽然凶猛,但只需绝其饮食,便可饿杀。
作为主公、诸侯,大多都喜欢能力强的手下,但也会担心手下实力太强,功高盖主,反客为主。
如今曹昂将曹军命脉交了出去,兖州诸侯即便会忌惮曹军,也不会表现的那么明显。
而曹昂在酸枣安然渡过两个月之后,总算静极思动,准备挪一挪位置。
曹昂的初步想法是移屯原武。
原武县,位于司隶校尉部何南尹,但距离陈留酸枣不足二十里。
原武跟酸枣相邻,按理说,曹昂移屯原武,效果不大,还是会被兖州诸侯控制。
可作为穿越者,曹昂很清楚,董卓因为受到孙坚的威胁,主要战事爆发在南线,对东线战事无暇顾及。
留在河内郡的徐荣、吕布二军,为了保存实力,也不会主动跟兖州诸侯开战。
这个时候曹军搬到原武,那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此趁机摆脱兖州诸侯的控制。
现在曹军最大的问题是没地盘,没粮食。
曹军占据原武,至少有一块能耕种、屯田的地盘。
再者说,如今时间已经接近六月份,只要董卓大军没有东进袭扰,那么原武附近原先种下的粟、麦,将会成为曹军的军粮。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曹军摆脱兖州诸侯控制,主要还是看粮草方面能不能自给自足。
接下来,兖州诸侯即将开始内乱,刘岱杀桥瑁,而其他诸侯退回他们自己的郡、国,那么陈留这边就只剩张邈、张超兄弟。
曹昂麾下近万兵马,只要粮食产出跟得上,自然无须畏惧张邈,受其控制。
历史上,曹操本人在扬州募兵回归之后,发现兖州诸侯各自为战,也就选择退守到河内郡,暂时休养生息,以待天时。
不过那时候河内太守从王匡换做了张杨。
张杨本为并州刺史丁原部下,后成为西园八校上军校尉蹇硕的军司马,张杨实力不弱,又在讨董之际与袁绍合兵一处,共屯河内。
刚刚从扬州募兵回来的曹操实力不如张杨,曹操移屯河内,实际上在河内占据的地盘也就一两个县。
现在曹昂借助兖州诸侯在场,拉大旗作虎皮,借助他们的声势占据原武,等到曹操扬州募兵回来,曹军可以继续将附近的几个县控制下来。
有了地盘和粮食之后,接下来曹操、曹昂父子,只要等袁绍为了夺取冀州,撤兵离开河内返回渤海,到时候曹军可以挥师北进,占据河内郡,以此作为根基,进一步向外扩张。
而现在曹昂没有移屯河内的想法,也是因为河内太守王匡还没死,而大半个河内郡,还是袁绍大军的掌控之中。
袁绍本人虽然率人来到酸枣,但在吕布、徐荣大军离开河内郡之后,袁绍麾下又将地盘收复,继续屯河内,以抗董卓大军。
相比较而言,原武这种靠近兖州的无主之地,更适合曹军去占领。
而这些地方还没有受到战火摧残,老百姓固然跑掉不少,但农耕基础保留的还比较不错,耕地并没有退化成荒田。
关于这一点,是曹昂亲自带人去原武踩过点的。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曹昂不可能完全凭借东拼西凑的三国历史来做接下来的战略部署,打仗不是请客吃饭,没什么随意。
曹昂眼见为实,确认原武可以作为根基,这才下定决心,动身找张邈等兖州诸侯商量。
曹军要离开陈留,曹昂首先要解决也是张邈,只有张邈同意放行,曹昂才有可能带着近万大军离开酸枣,前往原武。
可以想象到,此行会存在一些困难,但曹昂对此有所准备,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曹昂觉得他能抓住眼下这个机会。
然而,在曹昂动身之前,稍微有一桩小惊喜。
李典来投,准确的讲,是李典在他叔父李乾的带领下,请求一同加入曹操麾下。
李典是兖州山阳郡人士,其叔父李乾,有英雄气概,在乘氏县是一方豪强,集合了好几千食客。
在《曹昂版汴水之战》传到李乾耳中之后,李乾闻此激动不已,夙夜难寐,于是率领五百仆从、门客,来酸枣求见曹操。
曹昂闻知此事,亲自接见了李乾父子以及李典等人。
李乾父子身材魁梧,看上去是猛将、豪侠式人物,可儒袍纶巾打扮的李典鹤立鸡群,与他人形象迥异。
曹昂在接待完李乾父子,并且同意李乾加入之后,就好奇询问了一下李典。
这才了解到,未来的曹魏名将李典,现在竟然是这么一副文士形象。
曹昂对此稍微多关注了一下,原来李典自幼喜好舞文弄墨,不爱兵法武学,可李典家是豪强,缺乏出仕为官的途径。
而李典父亲也不是李家当家人,李家拿不出钱给李典花钱买个正经的官做。
李典想要出仕为官,只能靠他自己,可一来苦于没有名师教导,二来没有名士、高官举荐。
最终,已经成年的李典一事无成,只能跟在他叔父李乾身边混日子。
而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李典投效曹操时间很早,但在官位、地位上,却比不过五子良将。
那是因为,李典等到叔父李乾,兄长李整先后为曹家作战牺牲之后,这才继承李整的兵马,最终被曹操发现李典的才能,逐步得到重用。
简而言之,李典是传统儒家厚积薄发文武双全的儒将,在这个时代,类似的人有周瑜、陆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