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464章 学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五渣,百分百战不过邓姐的出租车司机,最后是油门猛踩,留下一串刺鼻的尾气溜了。

    “邓姐,牛逼啊!”

    马一鸣虽然不知道司机骂了什么,但他能猜到不是什么好话,所以对邓姐这一番实力操作,不吝夸赞。

    “哈哈,小意思。他自己嘴巴不干净,以为我也是外地人,敢骂老娘。哼,今天算他跑的快,不然我找人砸了他的车。”

    狠话吗,又不用交税,虽然对方都开溜了,但她还可以继续的威吓一番,一表地主之谊不是?

    高牧努嘴微笑,没有说话,一段市井插曲再正常不过。

    都是赚钱人,钱溜走了,不骂娘才怪。

    “就是,算他跑的快,要不然我都砸了他的破富康。”

    马一鸣喜欢的就是这种放狠话的调调,对于他这种日常出行坐奔驰宝马的副总,早就已经看不上富康车了。

    那种看到轮胎,只要是圆的,不管是几个都能让他激动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好了,你就不要吹牛了。告诉你车牌,你敢去砸吗?”对于马一鸣的大言不惭,高牧向来都是不屑以对,“邓姐,走,我们的车子就在那边。”

    真的不远,只是走了一个拐弯,然后穿过街道,就到了高牧他们停车的地方。

    “这……小高,这是你们租来的车?”

    看着高牧帮她打开大奔驰的后车门请她上座,邓姐有些无语了,没必要租这么好的车吧?

    还是一租就两部,这也太浪费了,就算是有点钱,也不能这么折腾破费啊?

    年轻人到底还是年轻人,为了面子,不知道节省低调。

    至于说车不是租来的,她是想都没有往那边想。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这车是高牧问上官敏涛借的,看来她们的关系依旧是匪浅啊!

    “邓姐,这车是我们自己的,不是什么好车,也就是将就的能遮风挡雨吧!”

    高牧还没有开口,马一鸣就把话给说了,还说的十分嘚瑟了。

    “你们自己的?”

    震惊,邓姐这次是真的震惊了。

    她对车不是很专业的了解,但是也只知道眼前这两部都是奔驰,都是进口车,价格不可能便宜。

    就凭高牧做文具生意赚的那点钱,能买上这么两部车?

    可能吗?

    绝对不可能啊,她家开这么多年工厂了,每年的收益也还算是不错,但也就是买了一辆日系车夫妻两人轮流用。

    当然了,面包工具车不算。

    就凭高牧,即便是高看他好几眼,这样的车能买几个车轱辘都已经是很厉害了。

    少说也死几百万啊,有这钱能全部用来买车,车不是买来就算的,还要养车的,最基本的算法养车四五年的费用,差不多是一辆新车的价格了

    这是高价值的消耗品,不是增值品啊!

    高牧帮忙的开的门一直开着,邓姐根本没想着坐进去,满脑子都是想不明白。

    高牧鄙视的瞄着马一鸣,年轻人不讲“口德啊”!

    竟然抢他的话,看把人家给震惊的,真想当场送马一鸣四个字。

    耗子尾汁!

    “我的事情说来话长,还是先上车,一会儿到了厂里,我们边喝咖啡边聊吧!”

    邓姐不动,高牧只能再请。

    想要说动邓姐配合他,想要让她安心的进驻多宝拼拼网站开展线上交易,高牧自己目前的状况是肯定要给邓姐介绍介绍的。

    没有实力,没有能力,光靠人情终归是不行的。

    邓姐终于坐上了车,在她的指挥下,两部奔驰一前一后朝着城市的边缘开去。

    行驶了大约二十多分钟,经过一片低矮的房屋,进入一片厂区地界之后,开进了一处大门。

    “这里就是我家的工厂了,规模是不是没有你们想象的大?”

    别看不是什么大型工厂,但是五脏俱全,她家的工厂每年生产出的商品数量可不是小数字。

    每年的产值轻松达到几千万,这个产值在此时的义乌本地工厂里不算突出,但也不差,中等规模的水平是有的。

    当然,这个数字还是去年的,随着出口业务的不断增加,她和她老公对于今年的销售金额信心很大。

    破亿算是最低要求。

    亿万亿万,一亿产值的产能,对于她们这样一家主打学具类用品的厂家,几乎是天花板。

    为什么突然有这么大的信心,其实还是源自于高牧的帮的那个忙。

    清水濠,来自日本的大客户,不但给他们带来了一系列的外贸单子,机缘巧合下,竟然还给他们介绍了来自东南亚的一-->>

    个新客户。

    两大海外市场一叠加,让她们家的工厂在去年底又开发了一组新的生产流水线。

    不光他们自己家生产,还因为手中订单强悍,让他们又找了几家同类工厂一起协调产能,算是有钱大家一起赚。

    能把钱拿出来让大家一起赚的人,在行业内的地位是很高的,很容易受到其他同行的尊重和追捧。

    所以,隐隐约约之中,邓姐两夫妻的威望达到了很高的程度,而围绕着他们,一个行业小联盟也在缓慢的形成。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他们把好处丢出来的时候,也给了他们好的名声,而这个好名声又促进了他们本身的业务发展。

    国内的一些订单,主动找上门的新老客户也多了起来。

    良性循环,正在帮助他们冲击销量上亿的天花板,助力的友军太给力,自然让他们信心十足了。

    “姑,又带新客户来厂里啊!”

    邓姐刚刚打开车门,一个二十多岁的女生就迎了上来。

    这样的场景,经常会发生,新客户要找他们下单,到厂里来转转,实地考察一番是不可避免的。

    只是今天来的车档次有点高,人有点多。

    “小漾在这边啊?是找我有事吗?”

    小姑娘不是她厂里做事的员工,也不是她的女儿,而是她的侄女。

    “我爸让我找姑父说点事情,已经谈好了,刚准备走,就看到你回来了。怎么样,需不需要我帮忙啊?”

    她叫张

    小漾,是邓姐的侄女。

    之所以会主动询问是否要帮忙,是因为类似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无数次。

    她大学毕业以后,就被家里硬生生的拽回了家,倒不是女承父业,而是要她为家族事业舍小家为大家,放弃留在大城市的个人发展机会,回来帮助父母搭理家里的工厂,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那个还在读书的弟弟铺路。

    他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算是泥腿子的野路子出身,个体作坊的时代毫无压力,小钱赚的风生水起。

    一旦产业做大,正儿八经的开始开厂子,特别是接触出口生意,立马是捉襟见肘,手忙脚乱的好像无头苍蝇一般。

    她这个科班出身,大学毕业的女儿要是不回来帮忙,家里的工厂说不定在什么时候就办不下去。

    推荐下,我最近在用的看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