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豆虫丰收新主意(第二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郎,李郎,你看我拿回来多少虫子,一只只胖乎乎的。”

    岸边的地方已经起了薄冰,永穆公主没迎接孩子,她带人去二十亩豆地里取虫子。

    八天前,她已经取回来一批豆虫,那些豆虫被养在李家庄子专门留出的地里。

    属于种虫,明年会以那些虫子来繁殖。

    挑选大的、看着强壮的,明年在大棚里想办法,产了卵,再移植到豆地中。

    现在菜回来的算是食用豆虫,需要用沙子埋。

    一层接一层,就是放一层沙子,再放一层豆虫,继续盖一层沙子,放豆虫……

    一般五层就行,吃的时候逐层取。

    不止她在收,她属于发令枪,她说储备种虫,京兆府百姓便跟着选种,按照报纸上所教藏起来。

    她说能吃了,都收了,百姓赶紧收,储存好。

    不需要等待,各酒楼、饭馆开始收购,李家庄子的收购价公布出来。

    酒楼和饭馆最少要高出来百分之十才能收到虫子,不然百姓不卖。

    高百分之二三的话,百姓宁肯卖给李家庄子,不要多出来的一点点。

    百姓并不缺心眼,他们晓得,李家庄子在给扛价。

    增加的价格少一成,卖了对不起李东主那么扛价的心。

    “中午咱们油炸了吃。”李易伸手在大筐里抓出来几只胖胖的豆虫,咽了下口水。

    豆虫专门养的,心理上就觉得干净。

    单独一只豆虫,看到了并不会想吃,除非饿急了,生吃也行。

    一筐筐的,让人见到,认为这就是食物,跟鱼虾没什么区别。

    蚂蚱都能抓了穿串儿油炸呢,还有柞蚕。

    柞蚕比豆虫长相吓人,有棱角? 还有毛毛刺? 跟毛毛虫似的。

    豆虫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它们在那鼓涌鼓涌。

    “我养了二十亩呢。”永穆公主以前害怕虫子。

    自从知道豆虫吃了比鸡蛋还好? 而且增加百姓收入。

    慢慢接触下来,她发现虫子挺有意思的。

    “咱们庄子够吃了? 我庄子里养的,可以拿出去卖,或者你看给谁,就送去。”

    李易很自然地把永穆公主养的豆虫当成庄子里的,庄子的变成了可以交易的。

    “我叫人给家里送去一些好不?”永穆公主开心,李易没提买她的豆虫。

    “辣椒都收完了,连着干辣椒也送出去。明年……明年圆葱挑一点,不能太多? 我还要留种,后面才有种。”

    李易看一眼旁边的青松,青松唰就消失了,速度飞快,葛岩、紫玉、黄柏起步慢了。

    小兰在那里咯咯咯没心没肺地笑起来,紫玉起步慢不说,又一个急停,PIA了。

    紫玉爬起来? 瞪小兰,小兰卡腰回瞪,紫玉移开目光。

    “李郎,豆虫真的比鸡蛋好?”永穆公主没去理会两个人。

    “怎么可能,就是宣传而已,为了让大家吃,鸡蛋做才和豆虫做菜,菜的数量上就不一样。”

    李易从来不觉得虫子、茧蛹能比不上鸡蛋。

    鸡蛋有各种做法,别的东西烹饪的方式则少。

    说蛋白质,一条虫子比一个鸡蛋多。

    吃四个煮鸡蛋饱了,吃四条虫子能饱吗?

    鸡蛋煮熟就能吃,虫子煮熟了,李易觉得自己吃不下去。

    除非环境变换,不吃就饿死。

    “它比鸡蛋贵呀!”小兰挽起永穆公主的胳膊说。

    “因为少,而且确实比种豆子强,损失的豆子和多出来的豆虫,从营养的角度上讲,养豆虫划算。”

    李易并非炒作豆虫,他计算减产的大豆与豆虫的整体营养摄入方面的比值。

    对于养豆虫的人来讲,考虑的是价格。

    李易从生物角度出发,得出结论,在豆地养豆虫对大唐人的整体蛋白质供应更多。

    他不会在这个事情上撒谎,他只需要考虑让百姓把豆天蛾、霜天蛾、柳天蛾等种类区分开就行。

    其他天蛾为什么不吃?因为容易过敏,也就是有毒。

    桑天蛾就是桑蚕,蛋白质过敏概率就高。

    柞天蛾,即柞蚕,过敏性低。

    后来吃的黄金蛹,其实是桑蚕,不过经过特殊繁殖,见毒了。

    不然桑蚕蛹不能吃,一吃过敏,拿什么治疗?

    现在大唐就不吃桑蚕蛹,有吃死人的例子。

    柞蚕有吃的,只能在北方,长安有,最多的在渤海国那里,契丹人控制的范围最好。

    “今年河北道北部地区的人会送来大量的榛子、松子、茧蛹、桔梗等东西,还有人参、松蘑。”

    李易对周围一圈人说,日子好过了,这不是跟东北地区有贸易通道么。

    那个谁想要娶大唐公主的事情被他搅和黄了,贸易去繁荣起来。

    那个契丹王李失活那么大岁数了,非要娶一个大唐的年轻的公主。

    就是永乐公主,同样不是李隆基亲生的,也不是李旦亲生的。

    关键娶完了,一年就死了,公主又变成了他弟弟的媳妇儿。

    跟金城公主一样,感觉大唐的公主不好娶,谁要是说娶,得先挂一个。

    李易不答应,不用你娶,你要是找事儿,直接处理你。

    去年东北地区就拿到好处了,主要是暖水瓶、煤油灯、一些药物。

    煤油灯的煤油持续地运过去卖,价钱不低。

    暖水瓶一个都没拿回来换新的,不坏呀,价钱那么高,用的人非常小心。

    “李郎,那里的人参比党参、丹参好。”永穆公主公主评价东北人参。

    “功能有重合,也有不同,比如去高原地区,那边的人参效果就不是很好。

    不过那边的人参用来吊命确实有作用,我要是以后能提取一下。

    不管是哪一种人参,总归可以用来注射治疗疾病。

    种吧,年年种,野生的采,种的就一年顶一年,上肥料,五年可以吃,不过要加量。

    八年之后,长大的人参会回缩生长,然后再逐渐变大。”

    李易想到了一个事情,人参,现在不缺,以后用多了就缺。

    多种一点,五年的人参就不错,用来提取有效成分。

    种人参技术现在人不知道,需要盖草帘,然后还要阳坡移阴破。

    他那时最初研究出来这个技术,更多得是出口,卖给倭国人。

    后来倭国人就有考察团过来,东北当地的官员那个舔啊。

    人家问什么就说什么,还要让种人参的人给倭国人参观、讲解。

    然后倭国人就明白了,卧槽,我们买得那么贵的人参,你们像种大萝卜一样种?行!

    回头人家倭国就调整价格,一下子从山峰落到山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