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1178章 大庆门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上驾到!”随着楚雄一声暴喝,群臣们纷纷手捧笏板,弯腰作揖行礼。
  
      李中易缓步踱出大庆门的门洞,楚雄手按刀柄,略微跨前半步,恰好遮挡住了李中易的左侧半边身子。
  
      老天爷还真帮忙,晴空万里无云,略有微风拂过大庆门前,预示着新人新气象,新春新景况,端的是好兆头!
  
      见李中易公开露了面,文臣们再次长揖到地,武将们的行礼就有些五花八门了。
  
      隶属于李家军系统的武将们,个个捶胸行注目礼,目不转睛的盯在李中易的身上。
  
      旧朝的老武臣们,有的抱拳拱手,有的深揖到地,更有人索性只是半弯着腰。
  
      李中易见了此情此景,不由想起,大流氓刘邦登基之后,果断废除了秦朝的礼仪,却造成了很多混乱的趣事。
  
      大汉朝的功臣勋贵们没了规矩礼仪的约束,往往是酒刚过五巡,刘邦还清醒着,有些功臣已经喝得酩酊大醉,不醒人事。
  
      更可怕的是,有些功臣喝多了就忘形,居然当着刘邦的面,拔剑乱舞,对着桌子和柱子乱砍。
  
      最终,还是鲁国人叔孙通的建议,帮助刘邦确立了君臣相处的各种礼仪。
  
      楚雄接了李中易的眼色,随即高声喊道:“主上口谕,免礼,平身。”
  
      “大王千岁。”
  
      “主上威武。”
  
      “执政王金安!”
  
      “……”
  
      群臣们的祈福语,可谓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五花八门。这就是新朝初立后,却没拟定下全新礼仪的后果。
  
      李中易是个非常务实的政客,此前一直不太重视礼仪这种看似威风凛凛,实则没鸟用的繁文缛节。
  
      咳,礼仪,只是表面功夫罢了,对于窥破皇权奥妙的逆臣们,根本就无卵用。
  
      李中易只当没看见丛生的乱象一般,气定神闲的走到御案后边,稳稳当当的坐到了独一无二的那把椅子上。
  
      “诸卿免礼!”李中易抬起右手,轻轻的做了个向上抬的动作,一直侍立于侧的楚雄随即高声喊道,“免!”
  
      “多谢大王。”
  
      “谢主上!”
  
      现场又是一阵参差不齐的乱喊乱叫,一直从旁监督群臣的王大虎,不由皱紧了眉头,这简直是成何体统?
  
      上一次,李中易登上执政王宝座的大典之时,被个读死书的傻冒文臣搅成了一团乱麻,还闹出了人命。
  
      这一次,群臣的服饰装束、站班排列,全都按部就班,丝毫不差,唯独没有统一的见驾礼和见驾称谓。
  
      等见驾仪式完毕后,李中易清了清嗓子,淡淡的吩咐下去:“带上来吧。”
  
      “主上口谕,把逆贼李筠带上来……”
  
      李家军系统的武将们,很早就知道李筠已经被杨烈活擒的捷报。只是,他们并不知道今天的朝会之前,李筠已经被押解进了京城而已。
  
      实际上,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大家也都知道李筠几乎在一瞬间败亡的消息。
  
      只不过,耳闻的消息,怎么比得过,亲眼目睹逆臣被献俘于宫阙前的巨大震撼力呢?
  
      李琼抿紧嘴唇,心里暗暗一叹,想当年,李筠的地位比他高得多,如今却兵败就擒,成了任人宰割的阶下囚。
  
      世事实在是难料啊,李琼当初兵败于南唐林虎子之后,往日的荣耀和显赫的地位,皆在柴荣的一念之间,灰飞烟灭,荡然无存!
  
      如果,李琼当初没有选择和李中易结盟,焉有今日之举族皆荣的繁盛景象?
  
      李琼都大半个身子已经入土的年纪,他早就看破了玩政治的真相,李筠比他更有才华,也更有实力,然而就因为站错了队伍,才导致今日之耻辱。
  
      魏仁浦心里暗暗一叹,很多文臣都在暗中咒骂李中易,然而,李中易的那句名言说的简直太对了:在绝对的实力,一切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
  
      兵权一直被李中易所牢牢掌握,监督百官的有都察院和缇骑司,原本分隶各地的巡逻治安大权都捏在警政寺的手上,试问,手无寸铁的文臣,单靠嘴巴皮子,就能够骂死李中易么?
  
      有些仗着有靠山的,想囤积居奇的粮商,被李中易如同横扫落叶一般,眨眼间便掉了脑袋。
  
      而且,这些粮商的娇妻美妾,也全都纳入了教坊司,她们由昔日高高在上的娇娇女,陡然变成了一点粉唇千人尝的名伎。
  
      从午门处押来的李筠,被五花大绑的蹒跚前行,每走一步都很吃力。
  
      刘金山眯起两眼,盯着李筠仔细的看了一阵子,良久之后,方才长吁了一口气,这就是自作孽不可活的典型蠢货。
  
      韩通领着朝廷的二十几万精锐禁军,却只挺了一个多时辰而已,便大败亏输,全军覆没。
  
      李筠所辖的区域不过六州之地,兵不精,粮不足,对民间又盘剥甚狠,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李筠一方,却敢公然举兵谋反。
  
      当初威名赫赫的北地王,六州之主,托孤八相之一,李筠这辈子的好运气,全都在举兵谋反的那一刻,消耗怠尽,扑来而来的全是暗无天日的黑霉运。
  
      孔昆压根就用正眼去看李筠,小儿李筠自己作死,怪不得任何人。春秋大义早有云: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当初,还是登州刺史的孔昆,审时度势的选择彻底投靠李中易。事实证明,孔昆站到了正确的队伍之中,并且获得了超乎寻常的政治利益,摇身一变,成为当今的内阁四相之一。
  
      要知道,整个大周仅有两位真宰相,两位参相而已,孔昆已经很知足了。
  
      而且,孔昆的独女孔黛瑶,也平平安安的通过了宫里的选秀及验身环节。此前的传言尽管不可能完全消除,然而,经过皇家的权威鉴定之后,谁再敢拿孔黛瑶的贞洁说事,那就等于是往李中易的头上扣屎盆子了,怎么可能有好下场呢?
  
      傲然立于御案前的王大虎,一直大瞪着两眼,死死的注视着朱紫重臣们的一举一动。
  
      都察院所属的监察御史们,分散在大朝会的各处,虎视眈眈的盯着青绿袍的中下级官员们。
  
      王大虎已经有言在先,若有人胆敢犯上作乱,目无君父,一律毫不留情的严词纠弹。
  
      都察院所属的言官们,谁若当廷弹劾成功,不管是磨堪,还是京察,一律升等考核。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言官们也都有私心,谁不想少熬几十年的平步青云?()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