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02、开口别针与蚕豆
这样一说,孩子妈妈也急了,央求医生:“那就赶紧做检查吧!”
其实,孩子爸爸也就是这么一说,要不是陈俊提起气管异物,他都想不起那天的事儿来。主要是因为,当时孩子好像也没吃什么特别的东西啊!
这父亲的心太大了。没办法,有些人也是第一次当父亲,所以当得不好,需要谅解。不过,也有一些人,非常细心,即便是第一次当父亲,也远比许多人优秀。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从小的性格养成的。
随后,陈俊就安排患儿去做胸部ct,这一检查,我去,果然是气管异物!
而且,那个异物竟然还吓人得很!竟然是一个开了口的别针!不锈钢的那种!幸亏不是铁的,要是铁的,会在里面生锈,更加麻烦。
这根针如果不取出来,致命的风险很大!
听医生们这样一说,孩子爸妈越发焦急,犹若热锅上的蚂蚁。更令人忧心的是,那个别针在气管里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唉,任何人用脚趾头都能想到。只是,事已至此,后悔也无济于事,只有尽量挽救。
“医生,赶紧帮忙取出异物啊!”孩子父母都快哭了!手足无措,简直要给陈俊下跪了!那种内心的焦灼,只有为人父母的才能体会得到。甚至这一刻,孩子父母一度有种即将失去孩子的感觉……
陈俊连忙安慰:“放心,我们尽力而为!”
当即,迅速准备,就在急诊科里做手术。
刘璐给陈俊当助手,刘璐的脸色很难看,因为,若是让她来主刀的话,感觉难度好大!这种手术,需要那种手特别巧,技术特别精湛,经验极其丰富的人才能做成功吧?咦,这不正是说的是陈俊吗?
刘璐看了陈俊一眼,只见,陈俊已经开始行动了!
手术十分顺利,仅仅只花了五分钟,那根开了口的别针就被从孩子体内取了出来!刘璐顿时对陈俊惊为天人!心说陈俊能有现如今的名气,真不是浪得虚名的!
别看这么一个小小的别针,只要是懂行的就会知道其取出来的难度!若是在一般的医院,即便查出来有这么个异物,恐怕也不一定有医生能做得了这个手术!稍微搞不好,会对孩子造成更为严重的二次伤害的!
不过,对陈俊来说,真的不是问题。
术后,孩子顿时轻松了许多,可以大口大口地顺畅呼吸了。
对于别针怎么就能被吃进了嘴巴,还进入了气管?孩子爸爸后怕不已,其实,他对于一个多月前的情形,已经记不大清楚了。
当事后,陈俊问起的时候,孩子爸爸仅仅记得,那天晚上,他上厕所,出来就看见孩子到处在乱抓东西往嘴里塞,那么小的孩子,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用嘴巴舔一舔,用还未长全的牙齿啃一啃。
至于孩子是如何把别针抓到手里、吞进肚子、卡住咽喉和气管,孩子爸爸完全没有印象,甚至想不起来家里的别针是哪里来的,放在哪里。家里真的有那种别针吗?
陈俊看着那个取出来的“样本”,沉吟片刻,说道:“这根针看起来有点像衣服商标上的别针,也许是你们买东西的时候留下的呢?”
孩子爸妈后怕不已,同时也很惭愧,因为他们的粗心,差点害死了他们的宝宝。这简直是不可饶恕的罪过!
陈俊说道:“我说这个并不是责怪你们,而是想提醒你们,以后如果有什么尖锐的小东西,最好是及时收起来,或者放在专门的比较高的孩子够不着的地方。其实,我们急诊科和儿科,常常做给孩子取气管异物的手术,取出来的东西可谓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有果仁、果壳、骨刺、小塑料制品,还有各种尖锐物。当然了,像这么大的开了口的别针,说实话,还是头一份!”
省一医儿科,有一间专门的房间,放置各种异物样本的,都是真实的,也就是说,那些样本都是从孩子体内取出来,然后制作成标本,放在房间里收藏,供后来者学习的。
每一件标本都记录着风险,提示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们的安全。陈俊打算,日后写一篇专门的博文,配上科室里的那些标本,好提醒孩子家长们注意。那些小东西,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陈俊记得,前几个月,也曾接诊过一个一岁多的小男孩,症状也是不停地喘,还时不时咳嗽,ct检查发现,孩子肺部严重感染,后来通过支气管镜将异物取出来一看,竟然是一块小骨头。
孩子的妈妈想了想,之前给宝宝吃过一次鸭舌头,这小骨头,应该就是从鸭舌头上来的。
对于成年人,鸭舌头上的软骨自然不成问题,但是却会卡住小孩子。
另外,在更早以前,省一医急诊科还曾遇到过一个可怜的小病人,因为吃山核桃仁堵住了大气管,在当地医院就诊时,呼吸心跳已经停止了,急急忙忙转送过来,早已经没有了抢救的机会……
还有个女孩是吃香蕉噎住,一大口咬进去,进入了气管,导致窒息,当时是在农村乡下,送过来时,已经没有生命体征!其实,当时如果她的监护人会海姆立克冲击法,是可以消除危机的。
如此种种,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
陈俊很想提醒广大粉丝们,各位家长朋友们,异物吸入属于婴幼儿多见的急症,严重者会在短时间内窒息死亡。23岁的小宝宝最容易发生异物吸入。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比较好动,再加上还不太会说话,很难准确表达自己。
这也是儿科被称为哑科的原因之一。
陈俊建议,对于3岁以下的小朋友,家长应尽量少给孩子吃花生米、瓜子、山核桃仁等坚果类食物,以免发生意外。如果发现孩子在没有感冒等疾病的情况下出现咳呛、喘息,要警惕是否发生异物吸入,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做个检查。如果情况十分紧急,来不及送医院,家长也最好学会必要的急救办法。m.biqucan.com
对于大部分的异物吸入,海姆立克急救法都能起作用。当然,对于别针、鱼刺这样的,就要尽快送医院,不要自己瞎操作了!
……
省一医是大型三甲综合性医院,每日都有很多病人,因为各种各样的疾病,前来就诊。
这不,下午的时候,外面春光明媚,蜜蜂“嗡嗡嗡”地在飞,于花丛中飞舞,采蜜,陈俊则在儿科全科医疗诊室坐诊,然后来了一个七岁大的男童,孩子妈妈说是昨天晚上,孩子突然说肚子痛,还伴有呕吐、无力等症状。
孩子妈妈只以为是孩子感冒了,因为一般生病不就是感冒吗?所以,孩子妈妈擅自做主,给孩子喂了一点感冒药。
结果,今天早上,这位妈妈就发现,自己儿子的皮肤,竟然在逐渐变黄!而且,他的精神很差,早餐和午餐也都没怎么吃,于是,孩子妈妈就担忧地带着孩子过来了!
“他拉尿什么颜色?”陈俊沉吟片刻,问道。
孩子妈妈一愣,随即说道:“尿也是有点儿黄黄的,有时候颜色还特别深。”
“特别深的时候是像酱油是吧?”陈俊说道。
“是的是的!”孩子妈妈连连点头。
陈俊就明白了,这是典型的蚕豆病啊!
患儿精神状态很差,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口唇及眼睑黏膜苍白,尿液呈酱油色!典型的蚕豆病症状,医院里几乎每年都会遇到。
“时间不等人,您孩子的病很严重,我先安排他进重症监护室,然后做个血常规。”陈俊说道,于是就打电话联系住院部。
孩子妈妈急了:“咋就很严重了?还要进重症监护室?”
陈俊就解释:“您孩子考虑是蚕豆病。他昨天是不是吃过蚕豆,还吃了不少?”
“啊!是的,他吃了大概半碗炒蚕豆,呃,其实我和他外公都有蚕豆病,但是我儿子以前曾少量吃过一些蚕豆,并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所以我们就以为孩子没有遗传蚕豆病。昨天他要吃,我就没有管他!”孩子妈妈说道,然后一脸后悔的神色。太大意了!若是不知道有这个病,也就罢了,明明知道,却犯了这样的错误……关键是,之前居然都没有想到这茬来。
其实,也是正常的,这位妈妈虽然从小被灌输,自己不能吃蚕豆,会过敏,但是从来没有过敏过,也就没有经历过,不知道蚕豆病的具体症状。正因为没经历过,所以也没有引起重视。
只能说,她爸爸将她保护得太好了。
蚕豆病,其实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一个类型,表现为进食蚕豆后引起溶血性贫血。溶血具体机制不明,同一地区g6pd缺乏者仅少数人发病,而且也不是每年进食蚕豆都发病。蚕豆病在我国西南、华南、华东和华北各地均有发现,而以广东、四川、广西、湖南、江西为最多。3岁以下患者占70,男性占90。成人患者比较少见,但也有少数病例至中年或老年才首次发病。由于g6pd缺乏属遗传性,所以40以上的病例有家族史。本病常发生于初夏蚕豆成熟季节。绝大多数病例因进食新鲜蚕豆而发病。本病因南北各地气候不同而发病有迟有早。
主要表现为贫血、黄疸、尿液呈浓茶色甚至酱油色;症状有全身不适、疲倦乏力、畏寒、发热、头晕、头痛、厌食、恶心、呕吐、腹痛等,一般持续26天。严重者可出现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神志迟钝或烦躁不安、少尿或闭尿等急性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的表现。如果不及时纠正贫血、缺氧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可以导致死亡。
因为有可能会导致死亡,所以陈俊不得不将这个孩子安排进了重症监护室,同时,做一系列检查,如过筛试验、酶活性、红细胞检查等,检查发现,孩子出现了重度贫血,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考虑为进食蚕豆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
这个病,要与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i型、药物诱发的溶血性贫血、感染诱发的溶血性贫血、新生儿黄疸等区别,以免误诊。
经过儿童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的积极治疗,输血、应用糖皮质激素、纠正酸中毒等等,同时,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终于,在三天后,孩子转危为安,黄疸消退,贫血得到改善。
三四月份,是春光最为美好的时节,也正是新鲜蚕豆上市的季节,粉糯的蚕豆是许多家庭餐桌上的一道受欢迎的时蔬,可是,面对这道时令美味,大家还是要当心,因为并非人人都能享受的。
陈俊写成博文,发表在自媒体上,他提醒广大粉丝们,蚕豆病患者并不是每次进食蚕豆都发生溶血反应,这与进食蚕豆的数量有关,有些人进食少量蚕豆后并不会发生溶血反应,只有在进食量较多的情况下才会发病。
由于蚕豆病是人体内缺乏g6pd酶引起的,因此对于有家族病史的人群,以及出生时有黄疸的新生儿应进行该病的筛查,检查发现g6pd酶有降低的人不能进食蚕豆及其制品如粉丝、豆瓣酱,亦不能使用可能引起溶血的药物,如抗疟疾药伯氨喹啉、奎宁、退热药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痢特灵、磺胺类药物,如果收藏衣物使用了樟脑丸,穿衣以前要曝晒,因为萘也可引起溶血。
在发病初期,蚕豆病患儿可能会出现发热、呕吐、腹痛、皮肤发黄、尿液颜色加深等症状,发现后要立即就医。
……
陈俊再次来到了貂蝉整形医院,查房,探望之前做了手术还未出院的孩子们。
杨瑾儿的愈合情况很好,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杨瑾儿的脊柱上,是打了钛笼的,还有钛合金的金属条支撑,所以,杨瑾儿现在已经能下床活动,借助医院的器械,能自行站立和缓慢行走了。
当然,走的时候会很疼,也一瘸一拐的,可是,这是必要的康复训练。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当医生遇上不正经系统更新,502、开口别针与蚕豆免费阅读。https://www.biqus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