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17章 省上要来人
“上京大学?”众人吸了一口冷气。即便是争胜之心最强的陈元章陈校长,也没这个想法。如果赤泉中学在明年或后年,考上一个剑门师专,也就不错了;即便像杨夏这种各科都非常优秀的人,那么,考取北蜀师院的本科,就已经顶天了。
“是的,我看了他解题的思路,非常有特色,特别是他卷子上所写的文字,这家伙书法已经达到一定的火候,如果这样的人都考上起上京大学,那就真的没希望了。”刘开元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蒋,你觉得呢?”陈元章没忘记正份是谁。
“哎,陈校长不问起,我还搞忘了一件事,这次啊,杨夏写的那篇作文‘心中的灯’,我想将其推荐到《剑门日报》上发表,这事儿,你们领导是否研究一下?”
“研究个啥,不就是一篇文章么?那文章我也看了,写得好。我给你盖章,你写好信封后交给收发室,让他们贴邮票寄挂号,免得中途给弄掉了。”陈元章也有点爱屋及乌,病急乱投医了。
当然,陈元章这这样做也是对的。如果要研究,就避不开胡南会,而这人做正事不行,但做些无事宝经的事,做些坏人之事,却颇有章法。
这个时代学校老师,两极分化非常严重。一类是老一代知识分子,学识水平高,道德境界也好,责任心强;另一类则是工农兵大学毕业的一批老师,知识不行,能力不行,对教材断句都成问题,譬如某政治老师会把“石油大王福特”,读成“石油大,王福特”,没办法啊,华夏人的习惯,叫福特的人不姓王姓啥呢;更有某小学老师教学生认字:“白,白,白求恩的白;求,求,白求恩的求;恩,恩,白求恩的恩……”这不是玩笑,想必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深有体会。
至于胡南会,连第二种人都算不上。
……
南蜀省省会蜀都,布前街的一家茶馆里,几名中年人坐在一起喝茶。
其中一名戴眼镜的约五十边上的中年人对着一位穿白衬衣的,稍为年轻一点的中年人说道:“老夏,这次你回伍城,代替我们杂志社去看看你的小老乡吧,小小少年,高中生,能把散文写出沧桑之味,不容易啊。”
“老白,你这不是强人所难么,我与你们南蜀作家并无关系,别人问起情况,我怎么说呢?万一要是查我的证件,我岂不是冒充的了?”叫老夏的人反驳道。
老白,叫白山,是南蜀著名的作家编辑,目前恭为《南蜀作家》主编;而老夏,名叫夏雨,则是《南蜀日报》副刊版编辑,这个夏雨,正是伍城人。
两人说的对象,自然是杨夏。
杨夏在向报刊杂志寄稿之时,落的地址是“伍城/县赤泉中学高一年级”,而且,在后世投稿经验丰富的他,还专门写了一个自我简介:杨夏,男,1964年生,南蜀伍城人,目前为高一学生。
所以实际上,杨夏与杨爹那番分赃的话,主动权一直在杨夏手上,他才不会把地址落在家里,那个木叔什么都好,但就是包不住一句话,如果汇款单寄到了蔡家湾,要不了一个小时,全湾的人都会晓得杨夏挣了几十块钱稿费。
“呵呵,老夏啊,我看伍城这一趟,你还真的得去看看这个小朋友,因为我们杂志,也接到了他的来稿,非常不错啊,我们8月15日接到他的稿子,九月号上给他发了出来,一会儿我让人把样刊送两本给你,还得麻烦你带回去,顺便给那少年鼓鼓劲。”另外一中年大叔也加入了合唱。
“老蓝,你们也这么不仗义?”夏雨颇为不爽,这《北极星》诗刊也找上自己,哎,一个字,麻烦。
夏雨心说麻烦,其实是他最近心情不爽,被分管领导叫去谈话,说他编的东西多属于低级趣味,要编一点阳光的革/命的才行。
另外,则是夏雨的家在伍城之南,而赤泉中学在伍城之北,这南辕北辙的,他并不顺路啊。
“什么不仗义,仗义?这样吧,我给你出证明,老蓝给你报一张车票,这总行了吧。”白山一锤定音地说道。
“好,好,我遇到你们算是倒霉!”夏雨虽然达到了他的目的,但嘴巴上却不会让人。
“除了一张车票外,我再给你留六十行诗的位置,如何?”老蓝诱惑道。
“真的?”夏雨没想到这个平时非常僵化的老头,竟然这么好说话。在《北极星》数这个蓝岭对稿子要求严格,害得朋友们愿意把稿子给其他人,就不给这个他这个主编。虽然给其他人也发,但心头总是有点儿不爽,尼媒,没得到主编的主动肯定啊。
“夏老师,不知道你们说的人,是不是伍城一个名叫杨夏的中学生?如果是的话,他给我们报纸也投了稿子,我已经看了一遍,还不错,准备下周推荐给主编呢……啊,对了,他的稿子我正带着。”一个大约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坐的位置稍为偏一点,不注意的还以为这是另外一桌的客人。
“啊,有这事?国江,拿出来看看,这到底是何方神圣!”夏雨也觉得奇怪,连比茅坑里头的石头还臭还硬的蓝老头子都推崇的人,不由不引起夏雨的兴趣。
“这么巧?”白山和蓝岭两人对视一眼后,便不动声色。
这篇稿子也确实是杨夏写的,是一篇散文,名叫《秋天》,大概意思是从大自然的秋,写到人生的秋,然后写到如何才能“秋实”,杨夏以“秋”字为例,表明自然也好,人生也好,或其他万物也好,要达到“秋”之境,必过“禾”+“火”之关。
但是,杨夏毕竟是少年,所以最后他还得回到春天,那么,秋之果实里是不是隐藏着无限的春天呢?总之,杨夏充分发扬了后世文化中的忽悠精神,说牵强附会也好,说联想新奇也好,把一篇文章给弄得花团锦簇,人见人爱。
杨夏的文章真有那么好?那还不一定。但是,在这个文风统一、僵硬的时候,杨夏的文章无疑是一股清新的风,特别是一些灵动的新词,让任何编辑都有耳目一新之感。
“好,好,好,老白,老蓝,什么车票的算了,我自己出。证明也不要你们开了,我自己开行不。哈哈哈……”
“一篇稿子就让你高兴成这样?”两人颇为不解,眼神里尽是鄙视。
“不是一篇稿子的问题,而是杨夏也是我的作者了,以后,他叫你们一声老师,同样也得叫我一声老师吧。”
“去……无聊,今天的茶钱你请了。”老白和老蓝哭笑不得。
……
省报记者下县上,哪有夏雨说的那么不堪,县上再怎么说也会找个车送其下乡的,再说,夏雨本人也是伍城人,要办点事自然有他的路子。
不过,夏雨却没有走私人的路子,因为杨夏给他的副刊投稿,而且稿子非常好,让他有了充分的理由“公事公办”,所以,在离开蜀都之前,就通过报社给剑门地委宣传部打电话,请剑门宣传部转伍城/县委宣传部,省报记者某某某将于某日到该县公干,并要拜访某某某少年作家,请县委宣传部的人帮忙安排。
夏雨拉大旗作虎皮,说杨夏是少年作家也不为过,因为《南蜀作家》发表的散文《老马山记》整4000字上,而且是散文头条;《北极星》的《朝阳》组诗,共有120行,仅凭这两篇作品,加入地市州作家协会就是板上钉钉了。
夏雨不知道,杨夏还给华夏作协的《诗鼎》投寄了一组《南蜀印象》,如果他看到那一组诗,他的胆子说不定还会更大。只是,寄给《诗鼎》的稿子比较晚,是八月下旬才寄的,估计其编辑正在初审吧。
伍城宣传部。
“省报夏记者要来伍城?欢迎啊,非常欢迎,他什么时候到?”
“啊?什么,夏记者要去赤泉中学采访一个少年作家?我们伍城哪来的少年作家?啊……是一个高一的学生?啊,好,好,好……我们一定安排好!”
伍城宣传部骆家平骆部长,几乎是吼着接完了电话。放下电话之后,觉得这事儿有些奇怪,赤泉中学出了一个少年作家,惊动了省报记者,而作为伍城文化人头儿的自己还不知道,这,失职啊!
骆家平骆部长想了想,抬腿向县委书记敬一安的办公室走去。他得给书记汇报汇报。
“伍成是百万人口大县,出几个人才也很正常,不过,这事儿你到底是怎样想的?”敬一安与骆家平的关系非常好,或者说,骆家平就是敬一安去年来伍城后,从副部长的位置上提起来的。
“从县委的角度,我们表示关心,并指示赤泉中学给予必要的支持就行了,或者,我们可以将其转到县中来上学。但从宣传部和教育局的角度,却得给出一个肯定的结论,譬如总结其事迹,给予其表彰等。”
[签约状态已改a级,兄弟姐妹们,支持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