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152章 你不眼馋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文瑞这个实在人在关成光的怂恿下,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关成光也是自作聪明,以为这种小恩小惠,吃吃喝喝,就能跟考评小组的三位成员套近乎搞关系,并以此博得好感,赢得考评成员对他们工作的好评。
  快餐店老板使出全力,按照杨文瑞的吩咐,把店里最好的菜都端上桌了,毕竟在这种偏僻的山村,物价相对便宜,满打满算,这顿饭才花了不到二百块钱。
  两位专家是客人就不必说了,徐建民作为昌达集团的高管,除了高薪收入,在集团公司还有百分之五的干股,他会在乎这么一顿饭钱?
  饭后正值正午时分,外面骄阳似火,杨文瑞建议三位领导在店里休息一会儿再走,考虑到两位专家的辛劳,徐建民同意在此休息。
  陪着领导们喝茶休息的功夫,杨文瑞道:“徐总,你们好不容易来到我们村子,本想尽个地主之谊,还让你拒绝了,让人多没面子。”
  “文瑞,昌达集团开发北部山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们早日摆脱贫困,不错,现在你们有了稳定的收入,但收入并不多,离脱贫致富还差得很远,有了一点钱,还是用在改善家庭生活上吧。我们到这里工作,不想给任何人带来经济负担。”徐建民严肃地说。
  “徐总,你说的也太严重了,就一顿饭,不至于给我们带来多大的经济负担吧?”
  “文瑞,一二百块钱确实不算多,但要看放到谁的身上,中午这一百多块钱,够你一家一个星期的生活费了。不是小看你,在你们还不富裕的情况下,这样的钱让你出,我们于心何忍?另外,只要你们把心思全部放在工作上,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了,我们就很欣慰,其他的,你真用不着考虑太多。”徐建民似乎看出了杨文瑞的心思,最后这句话,有点一语双关的意思。
  下午上班后,杨文瑞把中午的情况跟关成光做了沟通,关成光听后半天不语,过了好一阵才摇头叹息道:“事情不妙啊!”
  “有什么不妙的?不就是一顿饭吗?”杨文瑞不以为然。
  “文瑞,你怎么就不想一想?老徐先把钱押上,不就说明从一开始就拒绝你了吗?估计你是哪个地方做得不对,人家明显不想领你的情。”
  “哪个地方做得不对?没有啊!我连说话都很小心,没有什么地方惹他们不高兴呀!”杨文瑞回忆着过程的细节。
  “这就怪了,他们为啥这么不领情呢?”关成光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
  “嗨,我说成光,咱们别这么折磨自己好不好?干嘛把事情想的那么复杂?整天上坡干活还不嫌累,还要琢磨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杨文瑞似乎想得更开。
  “无关紧要?原来你把这件事看得无关紧要,怪不得办成这样的结果!”关成光显得很生气。
  “看把你气成这个样子,你至于吗?老徐告诉我,凡事花钱的事,昌达集团的人都不愿给山区百姓带来任何负担,他们开发山区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咱们尽快摆脱贫困。他只希望咱们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其他事情不要多想。我认为他已经看出了我的目的,他说这样的话是想对我进行规劝。”杨文瑞倒显得无所谓。
  “文瑞你真是心大,老徐对你说出那些话,那是对你的告诫,说明咱们想跟考评成员套近乎搞关系的目的无法达到了。”关成光有些沮丧。
  “套不了近乎搞不了关系又能怎样?我觉得老徐说的不无道理,咱们的首要任务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关杨村负责片区的田间管理做好,争取这些核桃树早日结果,丰收高产,就对得起昌达集团给咱们的这份工资,咱们做到问心无愧就好。”杨文瑞坦然道。
  这席话堵住了关成光的嘴,他半天无言以对,但到任何时候,关成光也不会安分,过了半个多小时,他又从远处凑到杨文瑞跟前,“文瑞,你给考评小组提个建议,让每次评比前三名的获奖单位,公开向大家介绍他们的经验。”
  “这是为了啥?”
  “你想啊,既然人家得分高,能获奖,也许真有做的比咱们好的地方,先进经验就应该推广,让大家分享,对提高田间管理整体水平也有好处呀!”
  “嗯,你这建议有道理,说不定能得到项目指挥部的重视。”
  “指挥部重不重视倒无所谓,我的目的是通过对比,找出差距,再结合咱们现有的一些优势,就能超过现在那些获奖单位,机会不就来了吗?”关成光说话带着几分神秘。
  “你的目的还是为了获奖?”
  “怎么,为了获奖也有错?看见人家拿奖金,难道你不眼馋?文瑞,你不会跟钱有仇吧?”
  杨文瑞白了对方一眼,“看你这话说的,谁不喜欢钱?但我不眼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不会去过分追求,顺其自然便好。不过你刚才的建议确实很好,应该让指挥部知道。”
  按专家的指导意见,眼下正是给核桃苗木施肥的时间,杨文瑞开着拖拉机去指挥部领取肥料,他想起了关成光的建议,于是抽空来到项目总监徐建民的临时办公室门口,在门上敲了几下,听见“请进”的声音,他推门进去,“徐总你好!”
  “文瑞,你怎么来了?”徐建民诧异地问道。
  “眼下不是施肥季节嘛,我来指挥部领取肥料。”
  “哦,你坐吧,找我有什么事?”
  “徐总,我想给指挥部提个建议。”
  “建议----,什么建议?说吧。”徐建民好奇地看着对方。
  “为了促使各基层单位把田间管理做得更好,往后是不是应该让每次获奖的三个单位把他们的经验告诉大家,也好让其他基层单位分享他们的先进方法,这有利于提升田间管理的整体水平。”
  听完杨文瑞的建议,徐建民兴致高涨地说:“文瑞,你这个建议很好啊!不愧是老中学毕业生,有没有文化就是不一样。好,从下个月开始,每个获奖单位都要做书面发言,把本单位的经验交流出来,让其他单位一起分享。”
  “徐总,那我回去了。”
  “再待一会儿吧,没别的事吗?”
  “没有了,我就为了提个建议。”
  “文瑞,你的建议很好,任何有利于工作的建议,我们都欢迎。”老徐很高兴,他站起身来,把杨文瑞送到门口。
  果然,下个月评比的前三名都做了经验介绍,根据三个先进单位的经验,杨文瑞跟关成光一条条对比,他们需要找出本单位的差距。
  “文瑞,咱们按照他们的做法,对以往的工作进行改进,再结合自身优势,不就能超过他们吗?”关成光道。
  “道理是这样,还是先把存在的不足找出来吧。”
  “第一条,咱们这里土质比较硬,每次翻土深度不够,导致水肥参入苗木根部不足,所以咱们负责的这些核桃苗木的长势,跟最好那几个单位的比起来,确实要差一些。”关成光的分析是有道理的。
  “这方面原因很主要,可是要深翻土地,就需要咱们村里这些村民干活多用力气,这一点必须跟他们讲清楚。土地深翻是一方面,另外,苗木的枝叶整理我觉得也不是太及时,那些多余的枝叶吸收了本该供应正常枝干的养分,造成整体长势较差。”杨文瑞分析道。
  “这两点非常关键,但咱们也有他们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病虫害防治做得比一般单位都好,在关杨村负责的这一万余亩苗木中,几乎没见到树叶生虫和菌斑现象,即使那三家获奖的单位,虽然苗木长势良好,但树叶生虫和菌斑现象并不少见。”
  “嗯,田间管理主要就是做好这三方面工作,现在咱们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做得很好,只要其他两方面迎头赶上,获奖还是大有希望的。”杨文瑞也信心十足了。
  及时修剪枝叶倒容易做到,只要两位组长做出安排,村民具体执行就是了。关键问题是深翻土地,这可是个累人的活,组长不带头,村民们的自觉性一般没有那么高。
  关杨村负责田间管理的这片坡地,表皮土壤还算疏松,往下挖十公分就是硬地,根据获奖单位的经验,要让水肥等养分顺利到达苗木根部,翻土深度至少需要二十公分。
  村民们干活,如果没有示范和领头的,他们往往是能糊弄就糊弄,杨文瑞和关成光都是关杨村人,他们对这帮老少爷们太了解了。杨文瑞是个典型的农民,对领着村民干活一点也不犯怵,关成光则不然,他从来都想干轻松活,对脏活累活历来都是躲得远远的。
  “成光,咱俩分分工,我在前面带着村民翻土,并给他们做示范,你在后面检查监督,看谁做的不到位,及时指出来。”
  关成光求之不得,从内心感谢老同学对他的理解,“好,我一定认真监督,这是关系到能否获奖的大事,绝不能讲情面。”
  深挖二十多公分,下面又是硬土质,费的力气比以前大多了,只干了一天,村民们就感到胳膊酸痛。
  第二天上午,杨文瑞照例带着七八十名村民在山坡的苗田翻土,关成光则在后面巡视监督。一位五十来岁的本家爷们转身看着他,“成光,看你这样子,像个看管犯人干活的警察,你还真拿自己当回事儿了?”
  这话让关成光一怔,“怎么啦?我监督大家干活不行吗?”
  “你可别装了,以为自己是谁呀?还监督,怕我们干不好,你来亲自试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