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百七十一章 宣大总督人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崇祯的眼泪夺眶而出,在他身后的王承恩也忍不住跪了下来,哽咽的说道:“奴婢恭喜万岁爷、贺喜万岁爷,鞑子……鞑子让咱们给赶走了!咱们打赢了!”

    “是啊……咱们终于打赢了!”感到脸上湿润了许多的崇祯赶紧用衣袖擦了一下眼角,笑了起来,“好了……大伴你也起来吧,这是好事,咱们应该高兴才是。”

    高兴过后,崇祯也开始冷静下来,他对王成恩道:“对了大伴,你赶紧去看看,卢象升的请功折子到了没有,还有,你要派人去详细的查对级,可千万别再闹出笑话来,明白吗?”

    明朝初期的时候,核查战功的程序还是执行得比较好的,不但让兵部职方清吏司的官员严格核对,而且还会派出专门的人员到事的战场找相关立功人员一一询问勘察,直到核查无误后才会上报兵部尚书,再由兵部尚书上报皇帝。可自从土木堡之便以后,朝廷的许多制度早已名存实亡,到了后期以至于杀良冒功之事更是层出不穷令人头疼。

    “奴婢遵旨!”王承恩也知道此事事关重大,狙捷报上称,此次歼敌人数非常多,其中蒙古人约有六千多人,满清鞑子也至少有四千余人,要是不好好勘察一下可要闹出大笑话。

    犹豫了一下,王承恩才说道:“皇上,不知您打算派谁去核查军功啊?”

    崇祯不假思索的说:“高起潜不是回来了吗,不如就让他去好了。”

    “这……”

    崇祯说完,却是好久没见到王承恩回答,不禁奇怪的望了他一眼,不解的问道:“大伴,怎么还不去,还有什么事吗?”

    王承恩想了想,决定还是将事情说出来为好。他清了清嗓子说道:“万岁,奴婢听闻前些日子高起潜去卢象升营中宣旨的时候和那岳阳起了冲突,当时闹得挺凶的,差点就打起来了,奴婢怕这次若是派高起潜去喝茶战功的话会不会有些不妥啊?”

    “还有这事?”

    崇祯的脸迅沉了下来,他盯着王承恩说道:“你将此事缘由详细说来!”

    “是,奴婢遵旨!”王成恩不敢怠慢,赶紧将前些日子高起潜道卢象升大营宣旨时和岳阳生冲突的过程说了一遍,末了还加上了一句:“万岁爷,奴婢不时成心向您告密。而是奴婢以为生了这样的事,再派高起潜去勘察功劳就不太合适了,毕竟听说此战中那岳阳立功甚多,若是……”

    说到这里,王成恩就没有再往下说,反正他想告诉崇祯的都已经说了。

    崇祯虽然是急性子,可并不笨,王承恩一说他就立刻明白了,感情王承恩是再隐晦的提醒他。要是派高起潜去核查功劳可是有风险的,原本高起潜就和岳阳有过矛盾,要是再核实战功的时候高起潜的笔杆子要是这么一歪的话……

    想通了这点后崇祯沉着脸道:“你是怕高起潜去到昌平后会处事不公?”

    “奴婢不敢这么想。”王承恩又跪了下来:“奴婢只是觉得,岳阳此人的性子您是知道的。再京城里拿着您的圣旨就敢杀了那么多人,此番奴婢可是听说他立了大功的,若是高起潜去了军中后再和他起什么冲突的话,以那岳阳的性子必然以为这是陛下所授意。那对陛下而言绝非好事!”

    “嗯……大伴所言也有道理!”

    崇祯点点头,虽然他没有召见过岳阳,但岳阳的脾气他也算是见识到了。说这家伙胆大包天也不为过,能在一天之内一口气连杀一百多人的家伙能是个好说话的人吗?高起潜要是过去再跟他起冲突的话,谁能保证会生什么事。

    想了想,崇祯扭头问道:“那大伴认为谁去合适啊?”

    虽然王承恩深得崇祯新任,但是这种事他可不敢掺合,他深深的明白一个道理,用谁不用谁那是皇帝和内阁大臣们才能决定的事,他一个司礼监的掌印太监要是在这种事上多嘴可不是什么好事。他赶紧低头赔笑道:“此事自有陛下乾纲独断,奴婢不过是伺候主子的一个奴才,哪敢多嘴啊。”

    崇祯说这话也不过是顺口一问,也没指望王承恩能给他什么建议,他思索了一下这才说道:“既然高起潜去不合适,那就让曹化淳跑一趟昌平好了,这个家伙这段时间也挺清闲的,就让他活动一下筋骨吧!”

    王承恩赶紧跪了下去:“皇上圣明!”

    接下来昌平大捷的事情也很快再朝野传开,以温体仁为的内阁成员和大臣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先是不敢相信,大明和满人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向来都是输多赢少。要是能斩获几百颗级的话已经算是大胜仗了,能斩获一千多级那就更不得了了,妥妥的要传遍天下啊。可现在好了,斩两万有余,而且其中满人的级就占了小半,说是擎天之功也不为过啊。

    随后,曹化淳带着内阁、兵部以及锦衣卫等大批的官员赶赴昌平,经过了半个月的紧张勘察,最后查实此事千真万确。再此战中,斩获蒙古鞑子级六千六百二十四枚,满清鞑子级五千七百三是二人,还有朝鲜人、披甲人以及被满人征集来的仆从军级八千二百三十四枚。消息传出,整个京师立时全城都轰动了,不但朝野里的官员再议论纷纷,就连大街上所有茶楼酒肆的说书人都再充分挥自己的想象力,一个个口沬横飞,将一场大战说得活灵活现,大大夸张一番。在他们口中,大捷主角卢尚书与镇国将军岳阳,己经进化成了一种三头六臂力拿千斤的怪物。

    再接下来的朝会里,百官们纷纷上贺表,将崇祯夸到了天上。自从崇祯登基以来,他收到的奏章不是这里大旱就是那里歉收,再不就是那里被鞑子入侵了,总之就是一片报丧的表情,象这几天那样收到如此多表扬信的还是第一次。

    七月二十日,三千京营士兵押运着近两万级浩浩荡荡的回到了京城。京城内万人空巷,几乎所有人都围在了大街上观看这次百年难得一见的景象,当押运着级的数百辆大车经过大街时,整个京师都沸腾了,崇祯下令将这些级堆放再西市的街口,垒成了数十座京观供人观看,每日来观看这些京观的百姓络绎不绝,做完这些事之后,崇祯再一次到太庙向老朱家的列祖列宗报喜。

    一连热闹了半个月,接下来的就该论功行赏了。

    七月二十三日。从暖香阁出来后,杨嗣昌的脸色十分阴沉,虽然外面的天空一片晴朗,但却丝毫不能让他感到高兴。在满朝的恭贺声中他感到了威胁,是的,就是威胁。

    由于阳光的刺眼,杨嗣昌眯起了眼睛呢喃的说道:“绝不能再让卢象升得意下去了,否则老夫这个尚书的位子就要拱手让人了!”

    夜幕又一如既往的降临大地,一座屋子里。黑色而昏暗的灯光下。一名身穿青色长衫的中年男子正坐在一张书桌上就着一盘花生喝着闷酒,酒是两文钱一斤的浊酒,花生是五文钱一斤的普通白水煮花生,这名中年人拿起酒杯一仰脖子。“吱”的一声,一杯酒下了肚。

    “呃……”

    随着一个大大的酒嗝声,一股浓浓的酒气从他嘴里喷出。

    他提起了酒壶摇了摇头,刚想把酒杯重新斟满。一个声音在门口响了起来。

    “深夜孤寂,对影自酌,陈大人好雅兴啊!”

    乍一听到声音。中年人不禁抬头以往,即便是已经喝得有六七分酒意,他依旧吃了一惊。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对来人拜了下去:“陈新甲拜见杨大人!”

    来人正是当朝次辅,兵部尚书杨嗣昌,而喝闷酒的人正是被崇祯扒掉官服革去官职的原兵部左侍郎陈新甲。

    只见杨嗣昌将陈新甲扶了起来,笑着说道:“陈大人快快请起,你我之间同殿为臣多年何须多礼!”

    陈新甲闻言后满脸苦涩的笑道:“大人言重了,如今陈某只是一介草民,见到大人自当大礼参拜,所谓礼不可废嘛。”

    陈新甲自从被崇祯扒掉官袍后就被革去一切官职,按理说要是他识趣的话就应该打点行礼回他的四川长寿老家度过余生,但是陈新甲却格外不甘心,他认为自己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自己太过轻视了自己的对手,加之没想到岳阳此人竟然不按理出牌,公然大白天的杀人,以至于让那岳阳轻易的翻了盘,这才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不甘心失败的陈新甲将家里的媳妇孩子和仆人都赶回了老家,自己留了下来到处求爷爷告奶奶,企图能够东山再起。但是官场上的老话说得好。正所谓人走茶凉,褪了毛的凤凰不如鸡,那些官员又怎么敢帮被崇祯亲自赶出大殿的陈新甲呢。虽然陈新甲上窜下跳四处打点,但根本没有人愿意帮他,在这些日子里,陈新甲几乎将历年来的积蓄都花光了,但还是没有听到有重新起复的消息,最后他也绝望了,开始一个人喝起了闷酒,他决定再过几天就把这里的房子给卖了然后回四川老家,守着老婆孩子过一辈子,正想着想着杨嗣昌却来了。

    杨嗣昌走了进来,四处打量了一下周围,看了看几乎可以被称为家徒四壁的屋子,他的眉头不可察觉的皱了皱,走到一旁的桌旁缓缓坐了下来说道:“陈大人,几日不见怎么偌大的府邸里连下人都没一个,而你却一个人喝起了闷酒?”

    陈新甲惨笑一声道:“如今陈某已然被皇上革职,要这些下人还有何用?陈某已经将他们全部遣散了。”

    “那你的家眷呢?”

    “也让他们回四川老家了。”陈新甲一挥手大着舌头道:“住在京城什么都需要花银子,如今陈某已经是一介白丁,哪能维持下去呢,杨大人来得正好,跟我喝两杯,否则在等过几日陈某也回老家了想跟您喝酒也喝不着了……呃……”说完,陈新甲又打了一个酒嗝,顿时一股浓浓的酒味弥漫再空气中。

    杨嗣昌皱了皱眉头。他挥了挥手,试图将空气中那股酒气赶走。过了一会他才问道:“陈大人,虽然皇上将你革职,但你也不能如此自暴自弃吧,眼下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你怎可如此颓废?”

    “哈哈……哈哈哈……”陈新甲突然仰天大笑起来,一直笑出了眼泪这才止住了笑声。

    “用人之际,真是用人之际吗?杨大人,你这话框框那些书呆子还可以,难道你以为我还会相信这样的话吗?咱们大明朝廷最不缺的就是人了!”

    看着状若癫痫的陈新甲。杨嗣昌用力一拍桌子出了“砰”的一声响声,然后疾声厉色的对他喝道:“哼……想不到昔日堂堂的兵部左侍郎不过是被革职而已,却变得如此颓废,真是让本官太失望了!本官原本还想向皇上求情,将你官复原职,但如今看来本官错了,你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本官去花大力气去保举。这样也好,你明日便回你的四川老家吧,就当本官今日没来过。”

    说完。杨嗣昌站了起来转身就走,只留下身后呆若木鸡的陈新甲。

    当杨嗣昌走到门口时,陈新甲突然扑了上去噗通一声跪了下来抱住了杨嗣昌的双腿哭道:“杨大人,求求您。请您帮帮下官吧,下官实在是不想就这样回去啊!只要您能帮下官官复原职,下官就是做牛做马也要报答您的!”

    被抱住了双腿的杨嗣昌停住了脚步,背对着陈新甲的他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嘴里却大声叱喝道:“陈大人,你这是干什么?你好歹也做过三品大员,怎可如此失礼。你的圣贤书都读到哪去了?”

    “杨大人,下官求您了,您就帮帮下官吧,只要下官能官复原职,您让下官做什么都可以!”

    陈新甲死死的抱着杨嗣昌的双腿不肯放手,就象溺水的人抱着救命的稻草一般,享受惯了大权在握的人是很难再回到平凡的日子的,陈新甲也是一样。从一个曾经大权在握风光无限的兵部左侍郎,一下变成一个泯然于众人的路人甲,这对于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来说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原本经过这些日子的奔波,陈新甲已经渐渐死了心,现在突然间有人跑来告诉他说可以帮他官复原职,这如何不让他欣喜若狂呢。

    听着陈新甲那焦急的话语和紧紧抱着自己的双腿,杨嗣昌的嘴角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

    七月二十五日,暖香阁内,崇祯皇帝看着一封河南来的塘报皱眉不己:“贼寇肆虐,竟然兵逼洛阳?这个洪承畴是干什么吃的,竟然让贼寇跑到了洛阳?”

    他将塘报扔于案上,负手在阁内来回踱步,杨嗣昌在下恭敬站着,只是目光随崇祯皇帝的身影不时移动。

    良久,崇祯才缓缓问道:“杨爱卿,对这件事你怎么看啊?”

    杨嗣昌恭敬的说:“回皇上话,此事也怪不得洪大人,洪大人兵力不过七八万,又要围剿湖北的张献忠又要保卫河南,确实是难为了他,岂不闻孤掌难鸣呼!”

    崇祯轻叹了口气道,“是啊,让洪承畴一个人看着河南、湖北两地这么大的地方确实是难为了他。”

    听到这里,杨嗣昌赶紧说道:“皇上说得确实对,洪大人一个人确实是忙不过来,得派人一个过去帮他。”

    崇祯微微点了点头:“嗯,那你说派谁去呢?”

    杨嗣昌不动声色的说道:“依臣愚见,卢象升练兵有方,战功卓著,排他去最为合适!”

    “卢象升?”崇祯皱起了眉头,经过此次大捷后,卢象升现在在他的心目已经变得非常重要,已经不亚于杨嗣昌,他还准备再过些日子把卢象升调到京城担任兵部左侍郎一职,准备日后接替杨嗣昌担任兵部尚书,现在杨嗣昌突然提出要派卢象升调去剿匪,一时间他不禁有些犹豫起来。

    良久崇祯才缓缓说道:“卢爱卿乃国之栋梁,且还兼任着宣大总督一职,若是长期到河南剿匪恐怕不太好。”

    杨嗣昌微微一笑:“皇上过滤了,宣大总督一职您可以让别人来暂时担任,目前将建奴击退后最重要的就是要将匪患剿灭,只要这样才能保得我大明的太平!”

    “嗯……”

    崇祯一边走一边在心里权衡了一下利弊,最后才点头道:“如此也可,只是宣大总督一职却是个要紧的职位,目前一时却是没有合适的人选啊。”

    听到这里,杨嗣昌心中一紧,上前一步说道:“皇上,臣保举一人,可担任宣大总督一职!”

    崇祯心中微微一愣,问道:“谁!”

    杨嗣昌上前一步朗声道:“前兵部左侍郎陈新甲!”

    “什么……”(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