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1060章 《自然》首篇加次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月初的第一周《自然》杂志,出来的时候许多人都有点不敢相信。
  
  作为全世界最负盛名的科学类别周刊杂志,《自然》从1869年开始创刊以来,就一直引领着世界的科学潮流。
  
  米国即便是以世界第一大国的强盛,推出了《科学》杂志来和《自然》对抗,在影响因子和各种硬指标上面,它都逊色于《自然》。
  
  包括了退稿率,《科学》都比不上《自然》的残酷。
  
  《自然》号称只有10%的论文能刊登上去。
  
  而这100%的论文稿子,虽然《自然》没有强行要求资格,但你如果不是一个行业里面赫赫有名的专家,恐怕也没有胆子去投稿吧?
  
  自己有几斤几两,难道不知道吗?
  
  说出来都是一个笑话!
  
  华国那么多的教授,你看有几个能投的?
  
  连付院士这样的超级大拿,几十年的研究生涯,也不过是只有3篇论文发表在《自然》上面而已。
  
  3篇论文,在华国的物理学界,总共就排在第二名。
  
  第一名的那位大拿,早就已经去世了。
  
  其实也就是说,在世的华国物理学家之中,最高纪录就是付院士的3篇。
  
  这么一个高标准高难度的科学杂志,从来都是被无数的专家学者们梦寐以求想要发表论文的地方。
  
  然而不仅仅是华国,全世界能够在上面发表文章的人,都很少很少。
  
  但今天!
  
  就在崭新的《自然》杂志发出来的时候,大家赫然发现,居然排在首页第一的论文,和第二篇的论文,居然是一个人!
  
  论文显示的类别是物理学。
  
  “HuanShen”这个作者的名字,从来都没有被物理学家们熟知过。
  
  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人?
  
  物理学家不知道,但数学家可是一看就认了出来。
  
  这不是我们数学家冉冉升起的超级新星,被誉为可以成为数学第一人的沈欢吗?
  
  他们坚决不相信这是重名。
  
  如果还有另一个华国人叫做沈欢,在物理学届早就应该出名了,根本不是等到现在才忽然冒出来。
  
  只能是这位作者本身就是有超强实力的人,这样才能写出可以被《自然》刊登在第一篇和第二篇的顺序上面。
  
  大家打开了一瞧,果然,作者一栏介绍就很简单:沈欢,18岁,华国人。
  
  看吧!
  
  这就是大数学家沈欢啊!
  
  不过怎么他居然转而研究起了物理,并且有如此高的才华呢?
  
  《自然》杂志可是比起数学界的四大顶级杂志,都还要高一筹的所在啊!
  
  如果沈欢去年刊登费马大定理的论文,那么肯定是能被《自然》杂志收录的。
  
  可问题在于他现在登上《自然》杂志,本本就不是数学,而是物理!!
  
  这就显得很玄幻了!
  
  带着这样的心情,许多科学家很是凝重的看起了沈欢写的两篇论文。
  
  “纳米尺度受限空间内单分子状态传输表现”。
  
  “论碳原子形成的二维体纳米物质——单层石墨烯”。
  
  这样的论文,数学家是不大能看懂的。
  
  就像是张爷说那样,每一个单词你都能读,但合在一起,你就是不知道意思。
  
  不然人家几十年的辛苦读书,岂不是白费了?
  
  但物理学家却能看懂啊!
  
  尤其是和纳米技术相关的这群物理学家,更是惊为天人。
  
  他们迅速的在第一时间便做出了反应。
  
  “我从事了纳米研究17年,对于这样一个理论,还是第一次听说,很新奇,很有开拓性!”——库思塔夫,米国麻省理工大学物理系教授。
  
  “关于石墨的单层结构,我也有过一些看法,但远远比不上沈欢先生这么的深入。他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一定会开创一个伟大的时代!”——杰森布鲁尔,米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副主任。
  
  “要是石墨烯这种物质能早点提炼出来,或许能给沈欢的理论带来更大的支撑,但即便只有如此,我也觉得他的论文完全可以征服我们!”——克林特比斯利:47岁,曼彻斯特大学物理系教授。
  
  “我早就听说沈欢先生是一个天才,可没想到他在物理领域,居然能有如此敏锐的嗅觉和观察力,他这样的论文,别说是我的学生们,我都没办法写出来!”——吉米德拉蒙德:45岁,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
  
  “我希望早一点能和沈欢先生见一面,这样我就可以向他请教二维材料的各种前瞻了!我觉得我们的科学发展,很有可能又有了新的动力!”——尤素夫罗宾逊,巴黎第十一大学物理系教授,
  
  “……”
  
  世界物理学科排名前十的大学教授,许多多纷纷发言赞扬了沈欢的论文。
  
  这架势让科学界的吃瓜群众们依稀觉得很熟悉。
  
  因为在两年之前,沈欢横空出世的发表关于费马大定理的“沈欢猜想”时,数学家们就是这么蜂拥而上的吹捧沈欢的。
  
  只不过现在换成了物理学家们纷纷出场罢了!
  
  难道这一次,沈欢又要在物理界兴风作浪了?
  
  消息传到了国内,大家的反应同样是不敢相信。
  
  你要说跨界,那么歌手跨界到演员,编剧跨界到导演,或许都不是什么难事儿。
  
  唯独你这个科学的跨界,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需要非常多非常多的理论知识和沉淀,才能够转向另一个的学科。
  
  而且之前钻研的学科,也会像是影子一样的跟随着你,随时让你的思绪回转到以前的固定思维上来。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科学家,一辈子都只是一个行业的权威的重要原因。
  
  很少出现达芬奇、特斯拉这样的天才横溢的综合性科学家。
  
  沈欢已经向人们证明了他是一个天才。
  
  但华国的民众们却万万没有想到,沈欢还是这么一个可以科学跨界的天才!
  
  《自然》杂志的权威,自然是不用质疑的。
  
  既然《自然》杂志这么高度的认同沈欢,沈欢那就不是冒牌货和样子货,而是真的有顶级的物理思维!
  
  这样的天才,已经可以用“国之瑰宝”来形容了!
  
  他已经是举世无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