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百五十二章:海内震动!
北平,顺承郡王府。
“副总司令,哈尔滨最新的消息!”内侍卫处处长谭海将一份电文轻轻的放到了张汉卿右手边的茶几上。
昔日的风流公子早已不在了,如今的张汉卿在毒瘾的折磨下已经变得是骨瘦如柴,头发枯黄,眼窝深陷,宛若一个六七十岁的糟老头子!
“你念给我听吧!”张汉卿微微的抬了抬手,睁开眼睛看了谭海一眼道。
“是!”谭海重新拿起电文,照着上面的文字念了起来,“中华民国东北政务委员会与苏维埃……,根据双方自愿的原则,先达成如下协议,同意成立中东铁路总公司,以托管运营的方式……”
“中东铁路总公司,托管运营……”
“是的,电报上是这么说的,副总司令,这是不是咱们把中东铁路的路权给收回来了?”谭海问道。
“扶我起来!”张汉卿命令道。
“副总司令,您慢一点儿!”谭海和另外一名军官赶紧上前将张汉卿扶着坐了起来!
“电文给我!”张汉卿手指有些颤抖的命令道。
当张汉卿一字一句的将电文读完之后,久久不曾言语,眼中一片呆滞!
“副总司令,副总司令……”
“难道是我真的错了吗?”张汉卿眼角湿润了,在谭海的呼喊中,嘴巴不由自主的张开,并自言自语道。
“副总司令!”
“谭海,召集军中师旅级别的军官开会,我要当众宣布这个消息!”张汉卿激动的道。
“副总司令,你的身体现在不适宜出席这样的活动,还是让辅帅代为宣读吧?”谭海建议道。
“我的身体……”
“好,好吧!”张汉卿很是惆怅的挥了挥手,同意了谭海的建议!
南京,外交部也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了消息,很快这个消息就传到了上海。
此时因为跟“德喜”有合作的《申报》第一时间拿到了确切的消息,早已在加班加点的印刷报纸了。等消息正式传出之后,《申报》迅速的上市!
丰富而又详实的报道立刻一下子把《申报》推上了上海滩最有影响力的报纸。
之前因为禁邮的影响更是消失的干干净净。
而关于《申报》能够拿到如此详尽的内幕消息,那可是上海滩无数报业从事着好奇的地方。
又传说《申报》跟天津的《大公报》达成战略同盟,相互换股。然后互通消息!
而《大公报》自从去年九一八以来,一直都是以报到东北方面的新闻而闻名与全国,客观的报道,详尽而真实的新闻令《大公报》一下子成为中国北方第一报。
如今《申报》似乎也发力了,也找到了自己的新闻渠道。几乎跟《大公报》一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最详尽的有关东北方面的新闻。
虽然《申报》没有出面解释为什么会能够及时的拿到有关哈尔滨方面的新闻资料,但很快史量材就宣布了《申报》将会在哈尔滨成立一个记者站,并且会有分馆,有关东北的新闻将会源源不断的通过记者站传回上海!
这么一来,老蒋暗中对《申报》的打压产生的影响很快就消失了,加上史量材还筹划建立航空运输公司,跟国府控制的铁路运输打擂台,令老蒋差一点儿下不来台!
最后还是国母出面,给蒋宋夫人递话。这才解除了禁令,虽然禁令解除了,但是航空运输公司却没有停止,筹建机场,招聘飞行员,购买运输机等等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发行渠道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别人随时都可以掐住自己的脖子,这让史量材痛下决定,一定要搞自己的发行渠道,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愿意。
只要这个渠道建立起来。就不怕前期的投入收不回来。
当然国府可以行政干预,不允许他搞,但现在国府显然没有这么做,老蒋还没有一手遮天。老蒋反对的,自然有人会跳出来支持,所以这反倒促使了史量材搞的航空运输公司没有遭遇到来自国府方面的行政干预,从而顺利的搞了起来!
对于东抗跟苏俄达成的协议,老蒋也是乐观其成的,协议并无不妥之处。反观这份协议,是近年来中国跟外国签署的最公正客观的协议了!
这份协议的签署对提高南京国府威望也是有功劳的,何况协议中还提到了国府大力支持,也有国府的外交人员参与,虽然是没有职务的外交人员,但国府已经打算任命其为驻法国公使了!
任命已经通过了,等于说,这份协议签署也有国府参与其中,这也是国府的一份努力和荣誉!
总之这份草签的协议一登报,海内震动!
南京汤山,老蒋官邸,老蒋正在接待一名客人,素有“文胆”之称的陈布磊。
“这个陆山很不简单,居然没有包揽全功,反而是利益均沾,国府得了名,他得到了实际利益,此人必定是枭雄!”陈布磊评价道。
“布磊先生对此人评价之高,觉得此人可用否?”老蒋微微一笑,询问道。
“先生觉得能用就可用!”
“布磊先生跟我说话,用不着打哑谜,直说吧,你觉得此人如何?”老蒋沉声问道。
“听闻此人年岁不过二十有五,之前丝毫没有名声,突然崛起,短短数月间便聚集数千之兵,然后两次兼并,兵力达十余万,可见此人的能力非同一般!”陈布磊道,“值此乱世,能聚兵者,两者其一,第一便是德,名声在外,第二就是财,得其一,聚兵并不难,得其二,大势可成!”
“布磊先生的意思是,这个陆山必定是得其一,方能有此成就?”老蒋点了点头,他虽然没钱,可有名分,还有江浙财团的支持,所以才能拉出队伍,拥有今时今日的地位,只要他还是黄埔军校的校长,那么他就算不在位了,谁能撼动他的地位,如今gj当中能打仗的将领,尤其是中青年将领可以说都是他的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批人会走上越来越高的位置,那么他的地位就会越来越巩固,军权在手,谁敢不听他的?
“我研究过这个陆山一段时间,发现他的部队很能大,战斗力很强,有一个重要的地方,这是很多国内军阀难以比拟的!”陈布磊道。
“什么?”
“他舍得花钱,而且有钱!”
“怎么讲!”
“我们的军备,先生比我更加清楚,但是我们从接到东北方面的战报,好像没有一次提到过弹尽粮绝这四个字吧?”陈布磊道。
“这倒是,反倒是我方的部队经常会打到弹尽粮绝,不得不撤退!”老蒋点了点头。
“为什么陆山的部队可以跟日军抗衡,还能战而胜之,其一,日军轻敌,其二,就是陆山不缺粮弹,自古打仗,打的就是钱粮,这陆山能屡次击败日军,就是他有充足的粮食和弹药供应!”陈布磊道,“老朽是一个文人,并不太懂军事,所以能够看到的就这些了。”
“布磊先生说的非常好,这一点我也确实忽略了,看来东抗击败日本关东军也不完全是运气!”老蒋点了点头。
“但是就我的分析,东抗虽然有充足的粮食和弹药,但经过几场大战之后,消耗必定非常巨大,此时此刻东抗可能是他最虚弱的时候,但是他们对外表现的还是积极进攻,这就给日本人造成一种错觉,他们还有能力继续战斗下去,而日本人却在这个时候有些吃不消了,战争对日本本国的经济是一个巨大负担,日本现在没有能力再打一次超过十万人以上的战役,所以日本人主动提出了和谈,用意很明显,拖延时间,以待将来!”陈布磊道。
“布磊先生所想跟我如出一辙。”老蒋道,“看来,东北方面如果达成和平协议的话,至少三年之内不会有大战了!”
“东北方面可以不用太担心,老朽担心的是华北,日本人在东北受挫,必然会很不甘心,东北军又曾经是他们的手下败将,如果他们肯舍弃巨大利益跟东抗达成和平协议的话,那么华北就危险了!”陈布磊道。
“日本人的胆子没有那么大吧?”老蒋心中一震。
“先生在日本留学多年,当知道日本人骨子里的冒险因子,当每一次冒险都能获得巨大利益的时候,他们是不惜再冒一下险的!”陈布磊道。
“可是,他们在满洲不是已经……”
“在满洲,他们是吃了败仗,损失了几万人,可从长远开来,他们其实并没有输掉战争,反而是我们,超过三分之一的东北领土和最繁华的城市都在其控制之下,这些地方加起来都已经超过日本本土的面积了,而地下埋藏的资源就不说了!”
“布磊先生说的有道理,中正受教了!”
“先生言重了,其实这些道理先生都是明白的,只是先生现在关注的重点不在这里而已!”陈布磊道。
“日本虽强,但要亡我中国,却是不能,而那组织,那才是我gzf之大敌,一日不除,中正寝食难安!”老蒋郁郁道。
“先生目光远大,非布磊这等凡夫俗子所能理解!”陈布磊赞了一句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