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5章 绿铜矿山
就在于禁和臧霸在云梦泽内开辟道路之时,刘璟也来到了江夏最大的铜矿山视察,这座铜矿山叫做绿铜山,位于武昌县南面,蕲春县对岸,也就是今天的湖北大冶。
绿铜山并不是一座孤立的大山,而是一片丘陵山区的总称,早在战国时期,楚国便在这里采矿炼金,汉王朝时,这里更是重要的铜矿产地。
绿铜山并不靠长江,距离长江还有近五十里,不过东面有一片狭长型的湖泊,叫做西塞湖,湖泊和长江相通,两万余战俘用了一个月时间,挖掘了一条三十里长的小型运河,将矿山和西塞湖联系起来,也就通向长江。
这条运河极为重要,可以保证铜矿石从矿山运出,直接运到夏口,这是因为江夏的冶炼中心位于夏口,从巴蜀运来的煤,从江南运来的铁矿,都集中在夏口冶炼生铁,有千余名工匠源源不断地为江夏军冶炼出高品质的精钢。
刘璟到来时,运河已经建成,两万五千名战俘在巨大的矿山上采掘矿石,通过小船运到西塞湖,再转运上大船运去夏口。
两万五千余战俘是由三千江夏军看管,另外还有百余名文官,负责战俘的粮食、营地及矿石运输管理,三千江夏军由大将邢道荣统帅,文官则由冶炼使李正方管理。
李正方也就是李严,字正方,他从襄阳逃到江夏后,成为了文聘的幕僚,很快又被刘璟升为江夏军仓曹参军,主管后勤粮草,李严的能力极强,思路开阔,属于开拓型的官员,特别适合于开拓新事业,也正是这个原因,刘璟任命他为冶炼使,负责铜矿的开采。
上午,刘璟在李严的陪同下,来到了矿山,之所以叫绿铜山,确实是整个山体都呈绿铜色,山上没有树木,山岩裸露在外,只覆盖着茂密的灌木丛,在十几里长的山体上分布着数百眼巨大的矿洞,矿脉就藏在山体内。
矿工们先用烈火在洞中焚烧,然后泼上冷水,矿石便炸裂开来,变得易于开采,矿工用铁钎将硕大的矿石撬下,运出洞后直接倾倒下山,矿石滚落下山,裂成碎石,密密麻麻的战俘矿工在十几里长的山体上收集矿石,用箩筐将一筐筐碎矿石抬下山,运送到仓库中去。
“我记得从前的矿山不在这里啊!”刘璟望着头顶上的矿洞,不解地问李严道。
李严年约三十余岁,身材中等,皮肤黝黑干瘦,精力十分充沛,他微微欠身笑道:“原来的矿山还要在西面二十几里外,那边有很大巨大的矿洞,不过采掘了五六百年,已经不太容易开采了,而且里运河较远,搬运不便。
所以我们决定开采这边的矿山,这里的矿山也开采近五十年,条件比较好,矿石品位也高,不仅有铜,还有黄金,关键是运输便利。”
说着,他手一指不远处矿石堆积仓库,那是用巨木搭建的三座大型仓库,稍显简陋,四面漏风,里面堆放着数十万斤矿石,三座仓库都建造在河岸上,高于河床约一丈,用铁皮打造了光滑的出料口,矿工们只需将矿石铲到仓库内的铁皮漏斗上,矿石便能顺着光滑的铁皮斗滑进河中的漕船上,非常便利。
刘璟点点头,又问道:“战俘是怎么安排?好像这边只有七八人干活!”
“回禀州牧,为了保证战俘体力,属下把两万五千余战俘分为采矿和运矿两部份,其中采矿两万一千人,分为三勤,每勤七千人,干活四个时辰,其余两勤休息,这样便可以昼夜不停的采掘干活,也不至于让战俘劳累过度,让他们安心采矿,这样三年后,绝大部分人都可以平安回家了。”
刘璟笑道:“不错!考虑得非常周全,另外不妨再考虑给他们一些工钱,让他们也有个盼头,不至于造反闹事。”
李严点点头,“州牧说得极是!”
这时,正好一队槽船满载矿石准备出发了,刘璟笑道:“我跟船去西塞湖吧!看看那边的情况。”
李严连忙道:“属下这就去安排!”
他飞奔而去,拦住了船队,吩咐几句,刘璟带着十几名士兵和李严一起登船,船队顺水而下,缓缓向东驶去。
如果不考虑矿山,这一带的风景简直美幻绝伦,青山翠谷,碧水流波,两岸山石奇秀,远处一面巨大的山岩如斧劈一般,山壁足有百丈高,长满了奇草藤蔓,山顶云雾缭绕,隐隐可见一队仙鹤列队向山顶翩翩飞去,俨如神仙居所。
刘璟看得心旷神怡,忍不住负手笑道:“美哉!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蓑衣、绿斗笠,斜风细雨不须归。”
旁边李严忍不住赞道:“州牧好文采,不过西塞山还在东面的江边,那里是照月山,石壁如镜,月满照影,也是风景极美之地。”
刘璟呵呵一笑,“将来可以在山顶上修建一座离宫,夏天时来此避暑,或者春天时来此垂钓鳜鱼,感受一下斜风细雨的意境。”
李严连忙拱手道:“如果州牧允许,属下明天就安排人上山寻找修建离宫之处,在冬天前完成离宫修建,明年春天,州牧便可以来了。”
刘璟看了他一眼,见他一脸认真,便摇摇头笑道:“我只是说说罢了,天下未平,还远不到享乐之时。”
“属下明白了!”李严惭愧地苦笑一声。
.......
一个时辰后,船队进入了西塞湖,湖水东西长约十里,南北宽两里,实际上是长江的一处江湾,非常适合做港口,在西塞湖南岸已经修建了十几栋巨大的矿石仓库,靠岸边停泊着七八艘三千石的大船,正在装载矿石。
装载矿石用的是吊塔,这也是马钧匠院的一个发明,在夏口、武昌等各个码头上都已普及了,立一座数丈高的吊塔,利用定滑轮的原理,将货物吊上船,而另一头用的畜力,由五头牛拉拽。
李严陪同刘璟前来西塞湖码头,却是有另外的建议,“州牧,属下有一个想法,或许能事半功倍,更有利于铜矿开采冶炼。”
“你说,什么建议?”刘璟极有兴趣地问道。
“我想在这里建造一座粗炼工坊,冶炼粗铜锭,然后船队直接将粗铜锭运去夏口再精炼,这岂不是比运送矿石更要节省运力?”
刘璟见两岸风景如画,山清水秀,俨如世外桃源,可惜修建了这么几栋仓库和一些高木架,有点遗憾。
他便摇摇头笑道:“在这里建冶炼厂岂不是大煞风景,我倒建议直接在矿山建粗炼工坊比较好,你觉得呢?”
李严大喜,连忙躬身道:“是属下考虑不周,既然州牧同意,属下立刻在矿山筹建粗炼工坊。”
刘璟见李严雷厉风行,说干就干,不由十分欣赏他的这种务实作风,缓缓点头道:“李参军果然是大才,烦请参军尽快把矿山制度梳理好,我会另有任用。”
.........
离开矿山,刘璟直接返回了武昌,此时孙权已经返回芜湖,既然已经最终决定和荆州联合抗曹,孙权便有了新的想法,一旦曹操在江夏败北,他便会率军从东线出击,进攻合肥,将江东的势力向北扩张,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与此同时,江东五万大军也进驻江夏邾口,与江夏水军相隔数十里,两军遥相呼应,互为犄角,同时也有利于联合演练水面作战。
西塞山距离武昌很近,仅用半天时间,刘璟的坐船便抵达了武昌码头,码头一侧的港湾里泊满了民船,江夏军已经下达了禁航令,西起蒲圻,东到柴桑,上千里的江面上不准任何民船和渔船航行,江夏水军在江面上巡逻,一旦有民船违令,将遭到严惩,所以江面上只有官方货船和军船出没。
码头上也停止了民间贸易活动,只有军队或者官方货船在装卸货物,和从前的热闹繁华相比,已经冷清很多。
刘璟上了岸,只见十几艘官方的千石货船正在装载粮食,和西塞湖一样,武昌码头上也竖起了十几座数丈高的吊塔,吊塔顶上装有一只滑轮,只要把粮食放进一头的皮兜,另一头拉拽铁链,便可将一包包粮食送上大船。
不再像从前那样靠人力背负上船,不仅大大提高装卸效率,而且不再需要那么多码头工,有助于减缓江夏的劳力紧张。
马钧这项发明得到了江夏官民的一致称赞,连江东也派官员来学习,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江东各大码头上也会出现无数的吊塔。
这时,刘璟意外地看见了马钧,他带着十几名弟子正站在一座吊塔前商讨着什么,这是马钧的一贯作风,他会对自己的发明不断改进,使它能更加发挥作用。
刘璟笑着走了上去,马钧也看见了刘璟到来,连忙带着弟子上前施礼,“参见州牧!”
他虽然说长段话还是有点困难,但短话已经不再结巴,和从前相比,他显得更加自信了,刘璟笑问道:“你们在商议什么?想改良吊塔吗?”
“正是,我们在考虑如何更省力?”
刘璟顿时有了兴趣,笑道:“不妨详细说说?”
马钧给自己的大弟子使了眼色,大弟子上前抱拳解释道:“我们考虑在吊塔上装一个铁皮滑斗,大概有两三丈长,只有把另一端放在船上,粮食麻包便能自己从滑斗上直接滑入大船的货仓内,更加省力,不过这样也有不便,就是要改造吊塔上的皮兜,使粮食能够有顺序地滑落,我们暂时还没有解决方案。”
刘璟点点头笑道:“其实已经有吊塔已经很方便了,只要船上再装一个钩子,直接把皮兜钩到货仓口就行了,不用再装什么铁皮滑斗。”
刘璟心念一转,忽然想到了矿山上的滑斗,又笑道:“不过铁皮滑斗可以装在船上,直接将货物送入货舱。”
马钧大笑道:“州牧可以去匠学为师了!”
其实刘璟想到的是皮带运输,但不解决动力问题,还是没有什么意义。
这时,他忽然看见吊塔的另一边竟是十几个人在拉拽铁链,不由眉头一皱,把码头官员找来问道:“我在矿山码头看到的是五头牛拉拽铁链,这里怎么是由人来拉拽,为何不用畜力?”
码头官员苦笑一声道:“回禀州牧,为了备战,大部分畜力都送去了夏口,所以只能暂时用人力。”
刘璟点点头,原来如此,这时,官员又小心翼翼道:“卑职有一个建议,不知是否可以说?”
“什么建议,你说就是了。”
这名官员小心翼翼道:“上次州牧去蕲春,带回来了一头小象,卑职知道在交州和南蛮一带,有不少这种大象,能否想办法买一些回来,这样就可以用在码头上,更加节省畜力。”
刘璟不由笑了起来,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这句话果然不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