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631:刘协的选择
霸陵,关羽的宅邸。
此时关羽正坐在庭院的凉亭之中,一手抚摸着胡须,一手拿着【李义治论】翻看着。他的神情无比专注,每看两眼,就会闭目沉思一会,然后才继续翻看。是的,自从李义写出了这本【李义治论】之后,关羽就彻底抛弃了【春秋】,因为在他看来,这本【李义治论】才是他最需要的东西。
而事实上,关羽乃至李义麾下的所有将领官吏,都从这本书上学到了许多东西,不管是治理领地还是排兵布阵,相比起【春秋】这些需要自己去领悟的书籍来说,【李义治论】这种简单直白的书籍无疑对于他们更加的友好和有用。
当然,并非是说【李义治论】比【春秋】更好,而是因为相比起其他书籍来说,【李义治论】更像是一本教材,一本可以从零基础一直用到高深阶段的教材。
正看着,忽然从外面传来一阵大笑声,不多时,关羽就看到魏越拉着一脸苦笑的杨修走了过来。
有些无奈的放下书籍,关羽起身迎上去笑道,“广超,什么事情让你这么开心啊?”
“哈哈,刚才收到我家那小子的来信,说是上一次月考考了一个优,还得到了司马公的表扬~”魏越咧着嘴大笑道。
“所以广超拉着下官来找将军,说是必须得举行一个酒宴庆祝一下才是。”一旁的杨修苦笑道。
“哈哈,只是考了一次优而已,至于如此嘛~像我家那个小子,考了那么多次的优,我也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的~”关羽闻言大笑道,只是虽然话是这么说,但脸上那得意之情可不要太明显。
“哼!将军你这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魏越闻言一脸愤慨的抗议着。
“好好好~算我不是,今天这顿我请,算是赔礼道歉了~”关羽闻言抚须笑道。
“哼哼!这还还不多!”魏越似乎对关羽的话很是满意,一边点头一边哼哼着。见状,关羽再次忍不住大笑起来,就算是一旁尚有些拘谨的杨修,也忍不住掩嘴偷笑着。
说笑着,三人就向外走去,刚出门,就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三人皱着眉头循声看去,却见一人正骑着马迅速向这边驶来。看到他的装扮,关羽三人的神情顿时就变得严肃起来,因为来人正是派出去打探长安情况的探马。
转瞬间,那探马就来到了三人面前,他迅速的翻身下马,两三步走到关羽的身前低声说道,“将军,长安那边的消息。”
闻言,三人对视了一眼,随即就听关羽沉声说道,“进来说话!”
待到四人进了关羽的府邸后,那探子连忙汇报道,“将军,就在不久前,长安城外的东军忽然摆出了防御的阵势,同时派出了大量的探马,甚至还有许多骑兵小队,似乎在搜寻着什么。”
“哦?!竟有此事?!”关羽三人对视了一眼,均露出了惊疑不定的神情。
几个刹那后,杨修开口说道,“将军,下官以为,应当立刻出兵前往长安,同时派出大量探子查探长安北军、南军的情况!”
“这……主公昔日曾经下令,让我等绝对不能轻易出兵,只需要守住霸陵就可以了……”魏越有些犹豫的说道。
“但主公也说过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如今情况特殊,敌军既然派出大量的探马甚至是小股骑兵,定然是在寻找什么重要的人或者物……”杨修意有所指的说道。
“德祖的意思是,圣上逃出来了?”关羽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精光。
“很有可能,不过也可能是搜捕其他人……不过不管如何,下官都觉得可以出兵试探一下。再不济,也不过是和敌军对峙一番退回城内罢了。只要不轻易与敌人缠斗,相信就算主公知道了,也不会怪罪的。”杨修沉声说道。
“嗯……”听到杨修之言,关羽抚须沉吟着,片刻后,他沉声下令道,“传我命令,集结部队准备出征!同时派出大量探马去打探情况!尤其是其他门的情况!”
“诺!”
与此同时,长陵的赵云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主公一直在说,为将者,必须要有判断局势并做出决定的能力,虽然主公要求我等死守,但却也说过,如果情况特殊,是可以自行出兵的!”面对司马朗的劝阻,赵云如此解释道。
当然,关羽和赵云两人的这番作为,其实还是承受着很大的风险。虽然李义确实有说过“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之类的话,但这只是指情况极其特殊的时候。而这个特殊的情况李义并没有明说,只能由下面人自行琢磨。再加上李义治军极其严格,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根本没有人敢这么做。
很快,消息再次传回,不过结果却让关羽目瞪口呆。
“郭汜叛乱了?!你确定?!”关羽瞪着一双丹凤眼,语气急促的问道。
“小人敢以性命担保,那郭汜的部队正一边抵挡着西军的追击,一边向南门方向驶去。另外,他们似乎也在搜寻着什么……”探子恭声说道。
“将军,下官以为,圣上可能真的已经逃出来了。不然的话,那郭汜怎么可能会突然叛变?!”一旁的杨修急切的说道。
“嗯……”关羽闻言沉吟了一阵,随后立刻下令道,“广超,给你三万人,给我死死的拖住敌人东军。其余人,随我一同前往南门!另外,派人通知子龙,我相信他此时肯定也得到了消息出兵打探情况,告诉他这里的情况,并请他帮忙拖住北军和东军!”
“诺!”
关羽和赵云的行动,很快就被黄大和黄二得知,立刻率军前往迎击。不多时,双方就战在了一起。虽然关羽分兵试图绕过敌军前往南门方向,但黄二却也同样分兵追击。
“哼!宵小鼠辈!”关羽见状,顿时冷哼着准备回军击溃这支部队。只是看到关羽来追,这支部队却一下就退了回去。
“将军,他们显然只是想要拖延我军的时间,如此看来,定然是圣上逃出来了!不然他们不可能这么做!”杨修此次肯定的说道。
“嗯。”关羽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只是面对这支部队,他却有些无可奈何。因为如果带着这支追击部队前往南门,那实在是太过于危险了。先不说郭汜那边的情况,淡淡长安城内,却也尚有数万士兵。
看到关羽的表情,杨修立刻就猜到了他心中的顾虑,“将军,下官以为,不若我军也派出小股骑兵去南方搜寻如何?虽然救出圣上乃是大功一件,但如果折了这五万大军……”
“就这么办!”关羽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如果丢了这五万大军,就算找到了刘协,他又如何能够将其带出?既然如此,不若先想办法击溃眼前的部队。到时候哪怕不能救出圣上,却也是功劳一件。
与此同时,长安东南方。
刘协、伏寿、贾诩、钟繇等约莫十来人,此时正小心翼翼的躲在一处草丛之中。他们神情紧张的看着前方不远处,那里,正有十数名马军骑兵在不断搜寻着。
“这里没有!”
“这里也没有!”
“哼!倒是真会逃!我们继续追!”
随着不断响起的喊声,一阵马蹄声由近及远,最终消失不见。
“终于离开了……”伏寿见状刚想喘一口气,却忽然感觉一只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别动,小心有诈!”刘协低声提醒着。
听到刘协的话,贾诩和钟繇对视了一眼,均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欣慰。
果不其然,并没有多久,马蹄声再次响起,随后就看到一名骑兵迅速出现在视野之内。在环视了一圈后才再次离去,这一次,却是一句话都没有说。
不过就算如此,刘协依然没有动,直到过了约莫半柱香的时间,他才缓缓站起身来,看着众人沉声说道,“走吧。”
就这样一边躲一边逃,很快,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陛下,如今天色已晚,不若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如何?”钟繇看了看天色提议道。
“不行!”刘协闻言,没有丝毫犹豫的拒绝道,“黑夜那些贼子想要找我们,必须得拿着火把,如此一来,他们在明我们在暗,对我们反而会更加安全。”
“只是陛下的身体……”闻言,一旁的贾诩有些担忧的说道。
“呵,只要能够离开这里,其他又算得了什么?!可不能让伯法他们白白牺牲。”刘协闻言冷笑道,随后转头看向身旁的伏寿,眼神中,带着一丝担忧和一丝不明意味的神色。
见状,伏寿连忙说道,“殿下不用担心,臣妾撑得住!”
“那就好。”刘协点了点头,随即一行人再次向东南方向逃窜。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们再次停了下来,因为面前这条路却是一条岔路。
“陛下,下官以为,不若继续向东去投靠李无双,李无双麾下兵精粮足,谋臣如云猛将如雨,陛下前往投靠,未来必定会在李无双的辅佐下重振汉室!”贾诩恭声说道。
闻言,刘协不语,而是转头看向钟繇。而看到刘协看来,钟繇也连忙提出自己的想法,“陛下,李无双虽然兵精粮足,可谓是当今天下最强的势力,但正因为如此,下官有些怀疑他是否真的打算做那匡扶汉室之臣!毕竟昔日他明明已经攻到了长安城下,却为了数十万的百姓而选择退兵!”
“李无双一直都体恤百姓,况且足足五十万的百姓,如果李无双不将他们妥善安排的话,必定会引起大乱。”闻言,贾诩连忙开口解释道。
在他看来,只有前往李义的领地才是最好的选择,不单单是为了刘协,更是为了自己。因为贾诩在马腾军中的地位,让他得知了许多关于李义的事情。所以在他看来,只要不出什么意外,李义平定天下是必然的事情。
而如此一来,只要带着小皇帝投靠到李义的麾下,他自然可以凭借自己的手段得到真正的安全。他相信,哪怕自己最终无法得到李义的信任和重用,为了名声,李义也不会对自己如何。相反,还会赏赐给自己大量的钱财。而如果如此,贾诩却也能够安心养老,同时好好培育下一代。
“陛下,虽然贾司徒所言有理,但正因为李无双威震天下,下官才会担心。一旦其图谋不轨,后果不堪设想。而且就算李无双没有任何想法,等到其平定天下之后,谁又能保证他麾下的那些将领谋士没有其他想法呢?”钟繇沉声反驳着贾诩的话。
说起来,钟繇自然不会不明白李义确实是当下最好的选择,只是……对于他钟家来说,却是最坏的选择。
两人争论了许久后,刘协终于忍不住出言打断道,“够了!不要吵了!”说完,他看了看钟繇和贾诩,随后语气坚定的说道,“继续南下,去荆州!”
“陛下?!”闻言,贾诩顿时露出了不敢置信的神情,虽然刚才钟繇一直在和自己争论,但在他看来,刘协理应选择前往投靠李义才是。毕竟,从这里前往霸陵不过几里路的距离而已,而且李义又是实力最强大的势力。
“我明白贾司徒的意思,不过正如钟侍郎所言,李无双的心思不好猜,他麾下的心思更是不得不防……”刘协语气淡淡的说道,“而且,如果李无双未来将天下那些叛逆一个个的平定,并最终让天下重归太平……那么他的这份功劳,我又拿什么去赏赐?恐怕到时候……”
说到这里,刘协看到贾诩还想说些什么,直接挥了挥手打断了他的话,“贾司徒不必多言了,我知道贾司徒是好意,不过如今……”
刘协并没有把话说完,不过从他那阴霾的表情中,贾诩等人显然已经明白了刘协的意思。
“陛下,你一定会后悔的!”看着刘协那坚定的目光,贾诩心中无奈的哀叹着。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