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558:段煨的条件
临晋城下,姜叙手持长枪,在李义军中左突右闯,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忽然,迎面杀来一名战将,手持长枪,同时嘴巴不断张合,似乎在喊着什么。
见状,姜叙毫不畏惧,拍马迎了上去,双方你来我往大战了三百回合,最终,姜叙一枪刺中高顺的心窝将其杀死。
画面一转,姜叙又来到了晋阳城下,而面前的战将则换成了被誉为天下无双的李义。却见他正骑着那头巨大的白虎,面色狰狞的向自己冲来。见状,姜叙依然毫不畏惧,依然拍马迎上,再次大战了三百回合。
两人走马观灯一般不断厮杀,终于,姜叙找到机会一枪刺死了那头巨虎,并趁机结果了李义。
只是不等他斩下李义的人头,画面就再次变换,却已经身在长安召开朝会的宫殿之中,此时,上面的马腾正在和姜叙说着什么,而一旁的张宁也同样面带笑意和赞赏的说着什么。
随后,姜叙就看到自己被无数的金银财宝所包围,而身上更是穿着一件金光闪闪的盔甲,盔甲上写着四个大字,车骑将军!与此同时,数名**的女子出现在他的身旁,她们跪在他的身下,任由他肆意的玩弄。只是不知为何,这些女子的面貌均被一层迷雾所笼罩,只能看到五个大字,李义的妻妾……
“呵……哈……哈哈哈哈……”姜叙疯狂的大笑着。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姜叙缓缓睁开了眼睛,“是梦啊……”姜叙有些失望的自语着,同时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未来实现梦中的一切!
只是……
“嗯?!”姜叙感觉到身体的异样,皱起眉头就想要坐起,只是刚一动,就一下子又摔在了床铺上,惊慌打量着自己的身体,却发现自己竟然被人五花大绑起来了。
“混蛋!怎么回事?!王固?!王固呢?!人都死哪里去了?!”姜叙愤怒且慌乱的大喊着。
只是他的怒喊并没有得到回复,但却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逐渐远去。不多时,又是一阵脚步声传来,随后就看到一名年轻的男子带着灿烂的笑容走了进来,而在他的身后,则站着三个男子,其中一人,赫然就是重泉县县长王固。
“呵呵,姜将军终于醒了?我还以为你会一直睡到下午呢~”赵云走到一旁的凳子上坐了下来,同时看着姜叙打趣道。
而对此,姜叙却没有任何的反应,只是死死的盯着王固,咬牙切齿的说道,“王固!你竟然胆敢背叛朝廷?!”显然,他终于明白现在的处境了。
只是听到姜叙的话,王固却表情严肃的应道,“姜将军此言差矣,马腾,名为汉臣实为汉贼,甚至比之昔日董贼却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今李无双率勤王之师前来,下官身为汉臣,自然是开城相迎……”
“呸!无耻贼子,明明是你贪生怕死投降李贼!还敢说得如此冠冕堂皇?!而且为了讨好李贼,还用自己的女儿引诱于我,当真是禽兽不如!”姜叙破口大骂道。
可惜,听到姜叙的话,王固的脸色丝毫没有任何变化,依然是面无表情的应道,“姜将军恐怕是昨夜喝太多所以听错了,下官膝下仅有一子,却是从来没有什么女儿。至于昨夜伺候姜将军的,不过只是城中的伎女罢了。”
“你……”姜叙闻言顿时被气得七窍生烟,不过就在他准备再次破口大骂时,一旁的赵云打断了他的话头。
“姜将军,闲谈就此打住,我们还是说说正事吧~”赵云看着姜叙沉声说道。
闻言,姜叙看了看赵云,顿时不屑的笑道,“你就是那赵云吧?我承认,我这次是输了,不过想要我投降?不!可!能!”
“姜将军……”赵云闻言并不打算放弃,而是继续准备劝说,不过,却被姜叙打断了。
“不可能就是不可能!我姜家蒙受主公大恩,又怎能背叛主公?!你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别整那些没用的!凉州男儿就没有怕死的!”姜叙不耐烦的说道。
闻言,赵云长叹一声,顿时无奈的摇头叹道,“既然姜将军执意如此,那云也只好成全姜将军的忠义了。”说着,大手一挥沉声说道,“来人,将敌将姜叙推出去斩了!”
“诺!”
而对此,姜叙却是面色丝毫不变,完全看不出一丝的恐惧。看着其挺胸昂首的走出去,一旁的成廉忍不住说道,“昨天那副模样,却是看不出还是一个不怕死的汉子。”
闻言,赵云摇头笑道,“忠义之士不一定就不贪财好色,不贪财好色的人也未必有多忠义,这就是所谓的人心难测。”说到这里,赵云看着成廉调笑道,“正寿,我记得你手中也有一本主公亲自写的典籍把?没事还是多看看的好。”
听到赵云的话,成廉的脸色顿时变成了苦瓜脸,“算了吧,我可不是读书的料,除了治军那几篇还能稍微看得懂一点点,其余根本不明白。”说到这里,成廉忽然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不过我家那娃娃倒是挺喜欢看书的,未来肯定比我强!”
“呃……”闻言,赵云的表情顿时有些不自然,却也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是因为他现在还没成家呢。这些年来,赵云的生活基本除了读书、习武之外,就是处理政务军务,儿女私情完全没有被他放在心上。为此,他大兄赵风已经不知道念他多少次了。
“要不,回去就找一个吧,不然大兄说不定会去请主公强制下令……”赵云暗自琢磨着。
胡思乱想了一番,赵云随即转头看着王固说道,“王县长,这件事情你做得非常好,等会我就将此地的战报派人送给高府君,想来,高府君定然会为为王县长你请功的。”
“多谢赵将军!”王固闻言恭声应道。
点了点头,赵云又转头看着成廉、樊稠两人说道,“正寿、子重,你二人去将那三万降兵挑选一番,并与我军原本的部队打散重组。”
“诺!”
另外一边。
张辽率军自水路抵达衙城之后,直接就大手一挥,围城劝降。而和重泉县的王固一样,衙县的县长也很干脆的直接开城降服,连一丝抵抗的想法都没有。
一方面,正如王固所言,马腾虽然名义上代表着朝廷,但在绝大部分的天下人心中,不过是与董卓一样的逆贼罢了。毕竟,李义拥有天下间绝大部分的地方势力支持,而马腾那边呢?除了一份朝廷诏令之外,没有任何人支持他。
而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没兵……重泉城那边因为临近长安,还有约莫三千兵左右。但衙城这边,却连一千人都凑不齐。显然,不管是对于昔日的董卓还是如今的马腾来说,衙城都基本属于被放弃的地方。
毕竟这里距离并州的上郡实在太近了,而且道路不通只能依靠水路。再加上右边河东也被李义占据,让衙城作为防御李义南下前线堡垒的意义也失去了。这种情况下,马腾又怎么会浪费兵力去守哪里呢?
而栗邑县的情况也都差不多,又得知衙县已经开城投降后,栗邑县的县长也很干脆的选择了降服。
九月中旬,临晋城外。
“好!好!好!不愧是子龙和文远!”高顺看着赵云和张辽分别送来的战报,顿时大喜说道。
“府君,既然赵县令已经击退了敌人的援军,不如趁此机会再次劝降那段煨如何?”一旁的李傕闻言提议道,“最好再加上一些威胁的话,让那段煨知道,如果此次不投降的话,就只有死路一条……”
闻言,高顺沉吟了一番后,点了点头应道,“可以,就交给稚然你去办吧。”
“诺!”
很快,李傕就写好书信用箭矢送进了城内,自有士兵飞报段煨。接过书信,段煨默默的看着,好半响,他的嘴唇微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千言万语化作一声无声的叹息。
高顺并没有将临晋城包围,所以段煨却也在几乎同时得到了重泉那边的消息。虽然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但段煨却也知道,姜叙带来的三万援军,被赵云不费吹灰之力就给全部俘虏了。而那姜叙,也被推到闹市斩首示众。
是姜叙太废吗?或者赵云真的神机妙算?段煨不清楚,但他却知道,自己似乎真的得做出选择了。
想了想,段煨换来一名亲卫对其说道,“去告诉那高顺,我的妻儿都在京师,如果投降,他们必定会被马骠骑处死。所以……”
“所以,段将军希望将军能够孤身入城,以示诚意。不然段将军就算宁可战死,也决不投降!”那名亲卫表情沉着的看着高顺高声说道,虽然孤身处于敌营之中,却没有丝毫的畏惧。
“混账!那段煨是不是糊涂了?!我军如今占据着绝对优势,那段煨就算不投降,难道我军就攻不下临晋吗?!”李傕闻言对那士兵怒斥道,随即对高顺一拱手,飞快的说道,“府君,末将愿率一军,攻破此城捉拿段煨!”
“稚然无需动怒。”高顺闻言摆了摆手安抚道,随后看着那人淡淡的说道,“回去禀报段将军,就说我同意了!”
闻言,不光李傕目瞪口呆的看着高顺,就连那送信的亲卫也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目光。而待那名亲卫离去之后,李傕顿时惊呼道,“府君为何要冒这种不必要的风险?!府君乃是主公麾下大将,如果出了什么意外,就算尽屠临晋,也无法弥补失去府君的损失啊!”
“呵呵,稚然,你曾经说过,那段煨生性多疑,且贪图荣华,但同时也勤政爱民……”高顺闻言轻笑道。
“这……”李傕闻言眨了眨眼睛,似乎不太明白高顺的意思。
“如今敌人的援军已经被子龙击败,更是将那三万大军全部俘虏。如此一来,加上即将赶回的文远,我军在左冯翊的兵力将超过十万人。这种情况下,你觉得就算没有我,段煨能够守得住吗?”高顺轻笑道。
“这……不能!”李傕闻言想了想后,最终摇了摇头说道。固然,高顺乃是河东郡守,此次进攻左冯翊的主将,但就算他真的被害,段煨也不会有半点的机会。因为不管是赵云、张辽都可以立刻接替高顺成为军中主将,而在之前,他李傕也能够作为暂代主将指挥部队。这,是李义很早就定下的军规。
如此一来,别的不说,最少李傕自认为他不可能挡不住段煨的进攻。
看到李傕沉思的模样,高顺顿时笑道,“就是如此了,既然段煨杀了我也无法改变什么,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只是为了激怒我军,让我军尽屠临晋吗?而且……他有那个必要拼上自己和临晋城百姓的性命,也要为马腾尽忠吗?”
“但他的妻儿……”李傕说到这里忽然顿住了,随后摇了摇头叹道,“属下明白了。”
闻言,高顺拍了拍李傕的肩膀说道,“我去之后,部队就暂时交给稚然你了。这段时间,你的能力我都看在眼里,相信用不了多久,主公就会让你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
“请府君放心!”李傕闻言心中顿时大喜,不过表面却更加恭敬的回道。
与此同时,在得到回报之后,段煨就快步来到了城墙上,眼神死死的盯着城外的敌军大营。虽然高顺已经这么说了,但他却还是不敢相信,毕竟,高顺可是敌军的主将!怎会亲身犯险呢?将心比心,段煨自问是绝对不会在这种情况下孤身犯险的。
“但如果那高顺真的孤身前来……”段煨心中正想着,忽然听到一阵惊呼声,连忙向城外看去。顿时,他的瞳孔一缩,心脏甚至也跟着停了一下。因为他看到一名武将打扮的人正骑着马缓缓向这边驶来,不是高顺又是谁呢?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