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七百二十一章 大战前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矾楼基本上处于半停业状态,由于杭州钱塘县的矾楼盛大开业,京城矾楼的大部分人都转移过去,留守矾楼的人已经不多,只有春花楼还在营业,整个中庭内冷冷清清,已经没有了从前的莺莺燕燕,美女如云的盛况,只有十几个酒保在忙碌,矾楼已经变成了一座普通的酒楼。

    李延庆走上二楼,来到一间屋子前,他敲了敲门,里面有人回应,“请进!”

    声音稍微年轻,也不太熟悉,李延庆推门进去,只见房间里一名茶妓正在点茶,旁边坐着一名身穿盔甲的男子,年约三十余岁,脸色苍白,双眼浮肿,目光涣散,略有点酒色过度,一身上好的山纹甲在他身上也显得不伦不类,李延庆当然认识此人,高俅之子高衙内。

    “原来衙内还在京城,我以为已经南下了。”

    李延庆笑着拱拱手,他和高衙内没什么交集,前些年还有些个人恩怨,不过随着他地位日渐增高,那些上不了台面的个人恩怨也早已烟消云散,但这并不代表他和高衙内有共同语言,基本上他对高衙内还是敬而远之。

    高衙内起身行一礼笑道:“和都统说几句话就离京,我穿这身盔甲就是准备好了。”

    “都统请坐!”高衙内客气地请李延庆坐下。

    李延庆也不客气,在高衙内对面坐下,茶妓点了一盏茶递给李延庆,李延庆接到茶盏笑问道:“孙大娘子还在吗?”

    “回禀官人,大掌柜已经去杭州了。”

    “那你们这里还有多少人?”

    “不多了,茶妓只有三人,酒保也只有二十几人,官人,要打仗了吗?”茶妓担忧地问道。

    “你不用害怕,京城那么高大坚固,金人攻不进来。”

    “阿惠,你先退下,我和李都统有话要说。”

    茶妓起身行一礼,起身退下去了。

    高衙内这才对李延庆道:“我收到父亲的来信了!”

    “太尉现在在哪里?”

    “父亲和太上皇现在都在江宁。”

    “他们没有去杭州?”李延庆不解地问道。

    “不知什么缘故,父亲信中说,好像太上皇又改变主意了,到江宁后就停步不前,不想再去杭州。”

    李延庆心中不屑一顾,不用说他也想得到,赵佶仓促退位,在江宁后又后悔了,权力是一种毒品,沾上了就很难摆脱,更何况是权力顶峰的皇权,赵佶在仓促之下退位,并不代表他甘愿放弃皇权,他在江宁驻足回望,并不是他关心京城,而是他对皇权放不下。

    高衙内看了一眼沉思中的李延庆,又小心翼翼道:“父亲在信中还让我给都统带几句话。”

    “请说!”

    李延庆立刻从沉思状态中清醒,将赵佶的心思暂时放在一边,嘴角含笑地望着高衙内。

    高衙内踌躇一下又道:“这话按理不该说,但父亲既然吩咐了,我不说也不好,都统也就听听,不要太放在心上。”

    李延庆笑道:“你姑妄说之,我姑妄听之!”

    “好吧!”高衙内点点头,这才压低声音道:“我父亲说都统暗藏三万京兆军,已触犯了天子逆鳞,这件事要务必化解,否则日后必生祸患。”

    李延庆淡淡笑问道:“不知你父亲说的天子是指哪一个?”

    “当然是现在这位!”

    李延庆点点头,“你父亲的好意我心领了,请转告你父亲,他日再聚,我们一定好好喝一杯。”

    “我言尽于此,那就祝李都统前程似锦,告辞了!”

    “也祝衙内一路顺风!”

    高衙内起身行一礼,便匆匆去了。

    李延庆则负手站在窗前,望着窗外久久不语,如果是曹老爷子给他的忠告,他会铭记于心,但高俅却给他这样的忠告,明显有点交浅言深的意味。

    当然,李延庆不排除这是赵佶的授意,挑拨赵桓对他不信任,但李延庆心如明镜,如果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寄托在某个帝王身上,那他就是第二个种师道,甚至比种师道更惨,只有牢牢握住属于自己的东西,他才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的方向。

    备战依旧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战争的阴云已经悄然来临,十二月十七,十五万金国大军抵达黄河北岸,十二月十八,金国铁骑攻破任丘县,满城涂炭,金兵纵火烧城,熊熊烈火燃烧了一夜,整个天空都映红了。

    十二月二十日,休整了一天金兵主力终于抵达了已经夷为平地的北军营,重新在北军营的基础上修筑大营,大营距离京城约十余里,但在东西方向却延伸去了二十余里,从城头远远望去,俨如一条白色长龙横卧在原野上。

    金国大军杀至使东京城内一片混乱,尽管城内的权贵官宦以及大贾巨富几乎跑光了,很多稍微富裕的中层人家也纷纷南迁,几个月的迁徙使大量人口南迁,但京城内目前依然有近八十万人口,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粮草肉食以及瓜果蔬菜,这些基本生活物资大都从外面运来,养活了数万从业人员。

    但金兵杀至使京城的各种物流迅速停顿,物价飞涨,到处是抢购物资的人群,大米的价格已涨到斗米五百文,官府也无法制止,只能用赈济的办法来救助贫民,很多买不起粮食的贫寒人家不得依靠官府赈粥度日,好在官府房租已全部减免,很多南迁的商贾大户人家也被用来安置逃难和城外民众,不至于在寒冷的天气里流落街头。

    但稀粥毕竟吃不饱,想让家人吃饱饭,要么花大价钱去买米,要么就是去应募当民夫,每个民夫每天可以挣三百文钱,家人可以住官府提供的免费房子,这就等于每天能买半斗米,还有点余钱买蔬菜,基本上能吃饱饭了。

    正因为条件优惠,京城百姓参加民夫极为踊跃,数天内便招募八万人,他们和三万厢军一起,构成了京城守军强大的后勤支援队伍。

    目前负责守卫京城有十万大军,包括三万京兆军、三万新北军和三万厢军,另外还有一万殿前禁军,但厢军的作战能力较弱,他们负责操纵巨型投石机。

    除了十万正规军外,还有一支特殊的军队,那就是一千女兵,她们负责抢救伤员,女兵的贡献早已在太原之战中被认可,正是因为她们的存在,使伤兵死亡率整整下降了八成,她们用大家看得见的巨大贡献赢得了军队将士的普遍信任。

    京城火药局的特殊工坊位于城池西北,这里原是一片空旷的菜地,还有一座废弃的城隍庙,目前城隍庙已被改建为火器局制造震天雷和铁火雷的特殊火器坊,这里十分空旷,即使震天雷爆炸,也影响不到周围的居民。

    傍晚时分,数千羽林军护卫着天子赵桓来到城隍庙的火器局工坊,目前火器局不属于军器监管辖,而是由军政堂直辖,具体是由后勤总管宗泽负责,李延庆也陪同赵桓访问火器坊。

    由于天子到来,火器坊已暂时停止了工作,数百名工匠纷纷站在一旁,赵桓在数十名大臣簇拥下走进了大堂,原军器监少监何昉连忙上前行礼,“微臣参见陛下!”

    宗泽笑着介绍道:“何少监原本就是在军器监内负责火器制造,现在调来全权负责火器局。”

    赵桓点点头问道:“已经制造了多少震天雷?”

    “回禀陛下,在今天中午为止,已经造出了三千四百只震天雷,还有六千只铁火雷。”

    赵桓大喜,“何少监辛苦了,这次若能击败金兵,朕一定会给何少监记大功!”

    “多谢陛下赞誉!”

    赵桓又看了看周围,笑问道:“所有制造火器的工匠都在这里吗?”

    宗泽摇摇头,“这只是一部分,还有制造火药的工匠和打造外壳的铁匠都不在这里,一共有一千二百人负责制造火器。”

    “火器可是我们致胜的法宝,太原守城战之所以取得胜利,很大程度上就是靠震天雷发挥威力,希望这次也不例外。”

    赵桓兴致很高,回头笑问李延庆道:“李都统,朕说得没错吧!”

    李延庆微微一笑,“陛下说得一点没错,如果三军的士气能调动起来,相信这场守城战还会更精彩。”

    赵桓哈哈大笑,“李都统是想让朕去城头走一圈,对吧!”

    “如果陛下肯视察三军,那是兄弟们的荣幸!”

    “好!朕这就上城去慰问三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