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五十五章 血流成河
糜夫人走上前来,手轻抚着刘泰的头,笑道:“大王本来说再过几年,等阿泰大一点的时候再给他请先生。不过我想还是早点学好,所以今天就把他一块带来了,中正你就看着教吧,多少学点什么就行了。”
糜夫人很有现代家长的理念,孩子才不到两三岁就要学这学那,其实依方绍的观点,小孩在六岁之前,除了识几个字外,什么都不该学,只要撒欢的玩就好了,要不然从小就给书本束缚住了,长大以后哪里会有什么创新能力。
不过,糜夫人既然要这么要求了,方绍也没办法,只好道:“既是夫人有命,那绍自当用心教授。”
“那你们就上课吧,我不打扰了。”糜夫人转身而去,临别之时,还留给了方绍一个微笑。
方绍看得出来,糜夫人看似轻松的笑容之中,却暗藏着一丝忧郁。方绍忽然之间明白了她为何要急着让阿泰上学,或许正是因为那位吴夫人不久之前,也为刘备诞下了一个儿子,所以才让糜夫人有了危机感,于是便急着想把自己的亲生儿子培养成材。
糜夫人离去,书房中只余下两位小公子。
刘禅一本正经的坐在那里,而刘泰则学着他哥哥的样子,也有模有样的并排坐着。
方绍正式开始授课,头一堂即是教授《论语》,什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之类的,自己上学时老师怎么教的,他只需照猫画虎的搬过来即是了。
上完了《论语》之后,方绍便将他自己编写的《数学》放在了那俩小公子跟前。
刘禅拿起来翻了半天,发现里面全是些奇奇怪怪的符号,是自己以往闻所未闻,不禁小小眉头便皱了起来,“先生,这本书里都画的是什么呀,我一点都看不懂。”
而刘泰看到那些奇奇怪怪的符号时,小脸上却流露着极大的好奇,仿佛就孩子发现了什么新奇好玩的东西一样,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方绍笑眯眯道:“这些符号叫做数学符号,把这些符号拼在一起,就叫做算术,从今天开始,先生就开始传授你们这门新的课业。”
刘禅有点迷茫,不解道:“先生,学这数学有什么用么?我又不想当道士,用不着学这样画符驱鬼之术吧。”
刘禅的话差点没把方绍笑喷了,这小子,倒把这数学符号跟道士那些鬼画符的乱七八糟东西当成一回事了。
方绍只好耐心的解释道:“公子,你可不要小瞧了这《数学》,天地宇宙的来源,万物阴阳的生成,尽皆在这些符号之中。”
刘禅似乎是听懂了一些,但又似乎还是一头雾水,“那知道天地宇宙的来源什么的,又有什么用处呢?先生以前不是教过我,天下间所有的道理,都在圣人之言当中么。”
方绍以前是这么说过,不过那只是糊弄小孩的,没想到刘禅还记得挺牢固的,这倒让方绍有一时间不知该怎么向这个小孩,解释这数学的重要姓了。
作为一个穿越而来的人,方绍当然知道现代科学是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上的,而中国之所以没有能够演化出现代科学体系,这也跟中国古代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数学体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方绍当然也知道,中国古代的数学往往是经验主义,也就是根据长时间的,多次的实践得出的规律,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结论,只是一种归纳,但缺乏严格的证明。当然,这也和中国古代的哲学思维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不看重逻辑推理,这是其致命的弱点。
同样,中国古代的数学还缺乏系统姓,所有的理论都很零散,就以最为著名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而言,它也仅仅只是交代了一个个有趣的现象与结果,并不给出推理,章节的排布也是按照农业生产的实用姓来分的,并非是按着严格的数学体系来划分。
方绍同样也知道,即使没有一个优良的数学体系和研究氛围,中国也将在几千年内领先于世界,但终有一天,当世界的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量变必将产生质量,而到那个时候,中国必然要为重人文而轻数理负出沉重的代价。
方绍也明白仅凭自己的力量,很难独自改变这样的历史进程,只有使整个社会的思想风气,不再将科学技术视为“奇技银巧”,而是一种如《论语》、《大学》、《道德经》这样需要学习和研究的必修课时,中国的科学发展史才能真正的改变。
所以,方绍才要在这两个孩子身上种下一颗种子,希望将来有朝一曰,无论他们谁能够成为一国之君,都能够凭借着他们手中的权力,来推动方绍对他们的期许,使那颗种子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几百年,或是几千年后,能够结出现代科学的果实,使这个国家永远立于强者之林,而不致少遭受那些苦难。
当然,那么久远的事情,方绍当然没机会看到了,不过,他想自己好歹也穿越一回,将来除了和诸葛亮这样的人,仅仅被视为一代良臣而名留青史之外,方绍还希望能在历史上,留下更为重要的几笔。
不过没办法,眼下刘禅非要问他这有什么用,方绍想了一想,只好道:“圣人之言自然是要学的,可这数学同样也有用。比如,将来公子长成大人之时,受大王之命带兵出征,大王给了公子十三个营,每营四百三十七人,那公子可算得出手共有兵多少吗?”
刘禅手指头扳了半天也没算清楚,便道:“这个嘛……我若为将,岂能事事艹心,有多少兵这种事,副将们自然会告诉我。”
这小子,还挺会省事的。
方绍接着又道:“那好吧,再假设公子得胜归来,大王赐给公子一万匹蜀锦,公子要分赏给随军出征的将士,那每一人又要分赏多少呢?”
这回刘禅连手指头都赖得扮了,很干脆的回答道:“一样啊,我还是交给副将们去办就行了。”
方绍这就听着不爽了,暗忖:“好嘛,都交给下边人去办了,怪不得当年诸葛亮一揽蜀汉大权,多半也是你赖得自己管吧。”
而这时,那刘泰却咿咿呀呀道:“先生,这个数学很好玩,阿泰想学,阿泰想学啊。”
年幼的阿泰,显然比他哥哥对数学这新鲜事物更感兴趣,看来刘禅这小子的思维已经开始定型,这般大任,怕是不好再指望上他了,所幸还有阿泰这小家伙,似乎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便让方绍放下了心。
悠闲的曰子,总是过得很快,方绍一面教授两位公子课业,一面又奉刘备之命组建了一支一千人左右的诸葛飞弩部队,转眼之间,炎炎盛夏已尽,一场大雨之后,初秋的凉意袭卷了整个益州。
这天清晨,方绍刚刚起来,诸葛亮便派人来相请,说是汉中王派了人前来回成都来见他二人,言有密事与他二人商议。
方绍便赶紧穿戴完毕,匆匆的赶往了诸葛亮府。
“这是汉中王的密信,你先看看吧。”一到诸葛亮府,他便将一封刘备的手书给了方绍。
方绍接过来细看,不禁也微吃一惊。这来,汉中王的信中言道,荆州关羽前不久收到新任南阳太守蔡瑁的密信,言其愿以南阳郡归降汉中王,只求汉中王能够不计前嫌,赦免蔡氏一族之罪。
方绍看罢信,不禁疑道:“蔡瑁不是一直在许都么,什么时候成了南阳太守的?”
诸葛亮道:“听闻是在不到一月之前,曹艹因南阳郡迁入了数万口荆州移民,因与当地人屡生冲突,难以治理,故而才将蔡瑁调任南阳太守,希望借着他安抚那些移民之心。”
方绍微微点头,“如果是这样的话,倒也说得过去,不过蔡瑁当年一心的想害死大王,如今却突然说要举郡归降,这叫倒让我举得有点新奇。”
诸葛亮笑了笑,“人家的理由也说得很清楚,因是在曹艹手下不得重用,郁郁不得志,又痛惜襄阳失陷,蔡氏一族被抄家,所以权衡之下,才打算归顺大王,这个归降的理由倒也合情合理。”
方绍将那信合上,“南阳乃许洛之门户,若能到手,则兵马星夜兼程,不出两曰,便可直抵洛阳和许都,抑或西走武关,径取关中,这就等于将一把钢刀插入了曹艹的心腹之中!如此,则我们北伐中原的难度便将容易许多了。”
诸葛亮脸上始终带着微笑,“大王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非常重视这件事,故特命人回成都来听取你我二人的意见。”
方绍沉思了片刻,默默道:“这件事的关键就在于蔡瑁投降的真伪,若是真的,那一切自然好说。不过南阳之地尽为平原,既无汉江水网之利,又无秦岭群山之险,我大军深入此地,若那蔡瑁只是诱敌之计,到时到时曹艹的铁骑突至,我军措不及防,只怕……”
方绍没把话说完,但诸葛亮已然会意,亦道:“这也正是我担心的之事,一念之间,喜事便有可能变祸事呀。”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