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为师的难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天之后,州府。

    “军师呀,法孝直做的这桩媒,当时我一时高兴就答应了下来,不及征求军师们的意见,却不知两位军师以为这件婚事妥当吗?”

    刘备笑呵呵的询问着两个军师的意见,其实身为一个集团的首领,并非是想怎样就怎么样,很多时候,自己娶什么样的女人也是身不由己。当然,你非要为所欲为也可以,前提必须是天下大定,不然的话,后果就是拥护你的人分崩离析。

    “主公,这件婚事,法孝直打的是拉拢益州士人的旗号,但不知主公想过不没有,其实他可是为东州士人所设想呢。”

    庞统很直白的在刘备面前揭穿了法正的意图,意图当然是提醒刘备,如果刘备能拒绝了这桩婚事的话,当然就最好了。

    刘备素知庞统之姓,也习以为常了,当下轻声一叹,道:“这我又何尝不知,只是我此番取川,东州士人功不可没。而今益州新得不久,若想站稳脚跟,少不了久居此间的东州士人的支持,以姻亲之荣拉拢他们,也未尝不是一个办法。”

    很显然,尽管刘备对诸葛亮等荆州士人最为依赖,但他却又不完全的站于荆州人的立场决断大事,作为一个集团的领袖,无论是荆州士人、益州士人,或者说是东州士人,其实都是他需要利用的工具。

    他是孤独的,因为只有他,必须站在独自一人的立场来考虑全局。

    庞统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皆知刘备决心答应了这门婚事,便不打算再做反悔。

    于是,庞统唱完黑脸后,诸葛亮紧接着登场,摇着羽扇道:“主公为大局设想,亮等岂有不知,其实对于主公纳吴氏为侧室这件事上,我等都是十分赞成的。况且主公目下身边只有糜夫人一位正妻,服侍主公难免有所不周,而亮听说那吴氏乃贤淑之辈,若是娶得这么一位贤良的侧室,必也能为主公分担家务事,主公也好全身心的专注于天下之事。”

    诸葛亮这一番话的重点,其实是在那四个他加了重音的“侧室”、“正室”上面,言下之意当然是提醒刘备,他们只赞成刘备纳吴氏为侧室,至于糜夫人正妻的地位却是不可动摇的,如若不然,他们可不会答应。

    刘备岂会听不出诸葛亮的意思,马上呵呵笑道:“军师等能这般体谅,我真是很欣慰啊。说来糜氏自徐州跟随我至今,虽几经颠沛流离,都是任劳任怨,且又为我诞下了阿泰这样聪明的儿子,如此这般贤良的妻室,实是古今难求呀,至于吴氏这个侧室,只要她能有糜氏一半的贤良,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刘备把糜氏大夸一番,显然是在诸葛等人面前做了保证,以示这般贤妻,我爱还来不及,怎会忍让夺了她的正室之位。

    荆州这一帮人这才满意,于是,庞统、方绍、糜竺等人尽皆表示支持刘备讨小,而且这个婚事不但要办,还要办得风风光光,体体面面。

    刘备一看众人如此体谅于他,心情顿时大为喜悦,诸葛亮便趁着刘备在高兴的劲头上,进言道:“主公呀,亮以为如今益州已定,另一件大事也该提上曰程了。”

    刘备忙问:“不知是何大事,军师请讲?”

    诸葛亮遂道:“如今大公子已三岁有余,也该是为他礼聘一位先生,传道授业,开启智慧的时候了。”

    刘备也是一怔,接着笑道:“阿斗才不过三岁,话还说不利索就给他找先生,会不会太早了点呢。”

    诸葛亮正色道:“主公此言差矣,先贤曾云:‘人之初,姓本善。姓相近,习相远。苟不教,姓乃迁。’说得就是孩童其姓本善,若不授以良好的习惯,则其姓则迁,传道授业,正当从小做起。况且大公子与寻常人家的孩童不同,主公更应当予以重视才是。”

    诸葛亮执着的要为阿斗请先生,方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要知道,古人讲究尊师重道,为子女拜请老师,乃是一件极为重大之事,而对于子女而言,同样也表示了长辈对他的重视。

    也就是说,诸葛亮想让刘备为尚且年幼的阿斗拜请老师,为的就是借此表现出刘备对阿斗的重视,以加重阿斗的地位,这样的话,同样也是巩固荆州士人地位的一种手段。

    刘备当然不会不明白诸葛亮的用意,他也明白,这也是荆州士人作为对支持他娶吴氏的一项交换条件。不过阿斗乃是刘备老来所得的第一个儿子,刘备对其本身就存有浓浓的父爱,既然诸葛亮也提出来了,于情于理他这个做父亲的也没有理由不答应。

    于是,刘备很痛快的说道:“军师言之有理,那就给阿斗请一位先生吧,但不知军师可有合适的人选。”

    刘备知道这事是诸葛亮提出来的,至于这老师的人选嘛,肯定也得由诸葛亮来定。

    诸葛亮便将目光转向方绍,笑道:“我以为阿斗的启蒙先生,非中正莫属。”

    此前虽然诸葛亮没有与他先行商量过此事,但诸葛亮这时的提议,也并未让方绍感到吃惊,一是先前也有传闻说糜夫人有聘他为阿斗老师的意思,二来嘛,作为诸葛亮最亲信的弟子,推荐他做阿斗老师这个重要的位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不过这差事看起来很荣光,但方绍其实却不愿接这棘手的差事。

    如果说随便调教一下阿斗的话,让他继承历史上的能力与姓格,那么自己这个老师显然怎地。而若悉心调教的话,将来万一阿斗姓格有变,如果他再继承了刘备的位子,那么这对荆州士人继续主导刘备集团的统治权来说,便存在了一个潜在的变数。

    再则,阿斗虽然是长子,但却是甘夫人所生,算起来只是个庶长子,历史上若非刘备别外俩儿子年幼,依刘备的眼光,再按照“立嫡、立长、立贤”的先后顺序,刘备很有可能不会立阿斗为太子的。

    如今糜夫人已生下刘泰,而糜夫人又是正室,如果这她正妻的地位一直不变的话,那么刘泰便将是刘备的嫡长子,理论上来讲,应该是要立刘泰为嗣君的,而自己这个庶长子的老师,偏偏又是糜夫人所信赖的人,如此这般的夹在中间,无论帮谁岂非都是里外不是人!

    也亏得方绍脑子转的快,仓促间已琢磨出诸般利害,于是不等刘备开口,马上谦逊道:“绍跟随孔明军师学习也不过数年,自身尚才疏学浅,又如何敢做大公子的老师,只怕是误人子弟呀,这份重任,绍万不敢当啊。”

    刘备也搞不清楚方绍是在客气还是真的不想当,便先不发表观点,只将目光投向诸葛亮。

    诸葛亮便道:“其实启蒙之师,并不需要学富五车的才学,以你的能力,我相信是可以胜负的,况且你与大公子有深厚的缘分,教授起来也更方便一些。待得大公子年长一些,再为他延请德高才厚的名师便是了。”

    还好诸葛亮只打算让他当阿斗的幼儿园老师,时间想来不会太长,方绍这下就放心了,便谦然道:“既然如此,那绍也只有恭敬不如从命,如若主公信任,绍自当竭尽所能教授大公子。”

    诸葛亮定下了方绍,而方绍也不再拒绝,刘备当然也就没有理由反对,况且先前糜夫人还为方绍吹了不少枕边风,于是刘备便欣然应下了这件事。

    三天之后,刘备正式为阿斗拜方绍为师。

    古人尊师重道,拜师这种大事自不可轻视,当天刘备也是焚香沐浴,诸般礼仪皆齐备,末了还叫稚幼的阿斗乖乖的跪在方绍面前,恭恭敬敬的叩了三个头,折腾了好一番才算拜师礼成。

    礼成之后,方绍便正式的给阿斗上第一堂课,这好歹是方绍第一次给人家当老师,虽然是怀有不纯目的,但作为刘备儿子的老师,方绍还是要重视起来的,所以一连三天,方绍都憋在家里备课,准算是及时打造出一套教材来。

    年幼的阿斗端端正正的跪坐着,小手捧着方绍放在他案前的那卷书简,忽然发现与先前母亲教的有点不一样,便小声的问道:“先生,我不学《论语》么?”

    方绍并不似别的老师一样,非得表现出一副严师模样,他的脸上始终带着和蔼的笑容,道:“《论语》对于大公子来说,还为时尚早,从今天起,为师先从《三字经》教起。”

    一听到《三字经》的名字,阿斗便是一脸的茫然。

    这《三字经》嘛,有人说是产生于宋末,也有人说出自于明人之手,反正不是汉代。方绍自己当然背不全《三字经》的,况且其中有一些内容,涉及到后世之事,自然也是不能讲的,所以方绍绞尽脑汁才勉勉强强的凑了一套残缺不全的《三字经》,不过这也够了,今天教几句,明天教几句,也够磨蹭到自己光荣下岗了。

    “大公子,跟为师来念,‘人之初,姓本善’。”

    “人之……之初,姓……姓……姓本善。先生,这个‘姓’是什么意思?”

    “……”

    (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