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19:扩张
王思锐从来都不是个拥有宽宏大量的人,他的肚量更是不怎么样,特别是在对待外敌的时候,王思锐的态度几乎可以用小肚鸡肠来形容。
而日本人,更是王思锐在来到这个世界以后的第一天,便下定了决心要将其灭国的对象。
先前处心积虑的逼迫日军出兵东北,目的是什么?除了要向洋人展示一下自己的肌肉以外,另外一个原因则是想要威慑一下国内的那些地方军阀,为自己之后的统一先铺好路。
当然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王思锐想要竭尽可能的去削弱日本的战争潜力。
而满清那个迂腐的朝廷,却是给王思锐挖了个大坑,让王思锐不得不接受,甚至严重拖累了王思锐步伐的大坑。
既然战争结束了,那么两方自然是要进行和谈的。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即便这次两国并未宣战,但是王思锐也绝对不会放过这次的机会。
而关于这次的谈判,王思锐则是任命王士珍全权负责,虽然王思锐态度强硬,可这次清廷给他挖的坑实在是太大了,让王思锐根本就没办法一次性填满。
不过对于日本,王思锐的态度却很强硬,将辛丑条约当中赔付给日本的一切利益全部抹除掉,其余列强的条约继续执行。
而谈判的第一天,谈判的进程却陷入了僵局。俄国人对于王士珍提出的解决办法,那是拍手称快,很是赞同,其余各国既不反对,也不支持,反正就是个中立态度,只要你能保证我的利益,其他的爱怎样就怎样,管我鸟事?
而除了日本人以外,英国则是强烈的反对,法国人则是表示难以接受,希望王思锐能够好好的考虑一下再做决定。
这次的战事是英国人出面调停的,而作为英国未来的盟友,日本人竟然不仅仅丢了西瓜,甚至连芝麻也没有捡到,这让英国人有些无法接受。
毕竟辛丑条约当中,日本能够拿到的可是三千多万两白银的,本息总计七千多万两白银。如果日本无法拿到这笔赔款,那么日本哪来的资金去发展自己?日本人发展不起来,又拿什么去抗衡俄国?
英国之所以与日本接近,无非就是希望日本能够在远东地区牵制住俄国,避免俄国给欧洲地区带来太大的压力。
当然,如果英国人选择的盟友是王思锐的话,那么他们巴不得王思锐将条约里所有关于日本的内容都给去掉,甚至巴不得日本反过来在配给王思锐一大笔资金。
只不过很可惜,这一切都只能在幻想里。
虽然王思锐近期表现出了强悍的战斗力,甚至给了英国人一种即便是与俄国人开战,他们也未必会败的迹象。
可王思锐毕竟不是正统,加上目前隐隐有些四分五裂的清国。同样的,英国人需要的是一个腐朽,统一的满清,而不是一个强大起来的王思锐,毕竟英国人还是需要保证他们自己的利益的。
日本人强大起来又能怎样?日本毕竟只是个岛国,只要日本人敢不听从英国人的指示,那么远东舰队便可以很轻易的封锁日本,让他得不到外界的一丁点补给。反观清国则做不到这一点,即便是封锁了海域又能怎样?本就地大物博的清国,即便是不要海外的资源,他们也能够自给自足,这样的清国,不是英国人需要的,也不是英国人想要看到的。
“死死的咬住我们的底线,不要轻易的突口,这件事情拖延的时间越久,对我们就越是有利,最好能够拖个三年五年,十年八年的。”王思锐呵呵一笑,并没有在意谈判的进展。
反正短期内日本是没有能力继续作战的,即便是英国人愿意贷款给日本,并且支持他们继续与王思锐开战。
那么在一年之内,这场战争也是不可能打起来的。
折损过半的第三师团和第五师团,必须要回国进行休整补充,甚至可以遇见,未来两三年之内,这两个师团都不可能离开本土。
而日本本土又只有那十多个常设师团,要想扩军备战,哪是那么容易的?这次抽出三个师团来东北作战,这就已经是日本的极限了。而损失又这么大,若是短期内日本人仍然敢继续开战的话,那么他们面临的第一个敌人绝对不会是王思锐,反而将会是他们自己的百姓。
所以,依照王思锐的判断,日本人至少在未来两年以内,是不可能重新发起战事的,当然,这个是从现在开始,日本就准备下一次的战争来算的。如果在算上谈判的扯皮,第三第五两个师团的回国整编,安抚国内,找英国贷款等等,怕是三年内都不会在发生新的战事。
而三年之后,王思锐的实力又将膨胀到什么程度?按照王思锐的五年扩军计划,三年后如果不出现意外的话,那么王思锐手中差不多会有五十万可战士兵,二十到二十五万的新兵。
除去被部署在各地的部队,一旦战争爆发,那么王思锐能够第一时间派到前线的部队极限大约为三十五到四十万。
英国人又能贷款多少给日本?日本人又是否能够支撑二十万军队远征作战?别的不说,单单只是这二十万军队的后勤补给,就能够拖死日本人。
所以,短期内日本人是对自己无法形成威胁的。而王思锐也更没有傻乎乎的一刀切,这一次他只是切掉了日本人的好处,对于其他列强的那些利益,王思锐却并没有做出更改,仍旧照单支付。
而这一举动,无形中的也拉拢了一些国家,至少可以让他们保持中立。加上有德国人从中搅和,可以说,王思锐的日子可谓是安稳的很。
不过,解决了这件事情却并不代表从此以后便可以无忧无虑了。要想彻底的稳住这些列强,那么王思锐就应该尽快的支付第一笔赔款。
那么问题来了,挖掘机……啊,不!钱从哪来?
经过一系列的扩军整顿,工业发展,王思锐手中已经没有多少余钱了,如果自己出钱支付了这第一笔赔款,那么要不了多久,王思锐的势力便会土崩瓦解。
即便王思锐不拿自己的钱去支付这些赔款,如果再找不到新的财源来路的话,那么最多半年,王思锐将会身无分文。
“之前摊牌给各地的捐税进展如何?”王思锐继续问道,由于先前王思锐亲自率兵到盛京去与日军作战,所以这项工作也就暂时落了下来。
“截至目前为止,大清银行只收到了山东巡抚冯国璋送来的第一批三百万两白银,直隶那边送来了二百万两银子,京城这边筹措了四百万两白银,共计九百万两白银,其余各地捐税均未送抵。而这几个月大清银行按照先前的计划进行了有序的运作,共盈利九万一千两白银,除去人工,场地费用,盈利八万九千两白银。”乔致庸稍显疲惫的说道,这几个月来,乔致庸可是费尽了心机的去运作。
甚至连他自己的票号都给关了,将他好不容易才网罗到的经济人才阎维藩都给拉到了大清银行担任掌柜。
可无奈京城由于长时间的战乱,早先的商人更是跑的跑,死的死,一直到现在都未能恢复到鼎盛时期。而乔家之前的资源自然而然的也就没有办法发挥出优势来。
可以说,能够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做到纯利润八万九千两就已经很不错了。毕竟要考虑到这笔钱并非同一时间送抵的。第一笔过来的是京城这里收集到的一百万两银子,之后断断续续的有数额不等的银子被送来,多则一二百万,少则十几万两的都有,最后一批款项是一周前才送到的。
“嗯,不错。”王思锐暗暗点了点头,银行能够盈利小十万,这个是王思锐所没有想到的,而且他也很清楚那些钱都是添油加醋进来的,在一个,有这么多钱都贷给谁去?京城的市场压根就不需要这么多的银子。
可这些钱总不能放在仓库里让他自己发霉吧?总的想个办法不是?想到这里,王思锐继续说道:“到天津和山东那边多走走,看能不能扩展一下银行的业务。另外,切记放贷之前要做好审查工作,尽可能的避免死账发生。”
“我们正有此打算,前段时间我也派人到天津那边看了看,发现在那里的生意应该要比这边稍微好做一些。”乔致庸认同道,为了避免死账的发生,但凡是超过五千两的单子,他都要亲自的审查,并且与阎维藩交换意见。
“至于那些还在观望的封疆大吏们,再给他们发一封电报,命令他们一个半月以内,必须将银两送过来,否则严惩不贷。”王思锐发狠道,前面是因为还没打赢日本,所以他没办法去让那些大臣们停止观望,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他已经打赢了这场战争,所以也绝对不允许那些封疆大吏继续观望。
“田志超,你的十九师即刻开拔移师河南,河南巡抚张人骏管文,你管武,到了那边稳定了以后,即刻着手招募新兵,对第七师进行整编,所有不符合要求的,全部剔除出去,另外组建二十五,二十六两个新编师,师长人选我会在你新兵期结束之前安排到位。另外,老马,派一个营的人手过去辅佐老田。河南是直隶的地牌,若是连河南都收编不了,我看其他地方我们也就没必要收编了。”王思锐继续命令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