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2章 Felix的雄心
就在埃克斯深深的被这部影片的视觉特效所震撼的同时,一场关于影片内涵的深入讨论正在卡梅隆的办公室里激烈的展开。
带着后世的眼光重新审视《阿凡达》,强大的视觉特效已经被林明阳抛到了脑后。他深知一部只有技术进步的电影只能停在电影学院的教科书上,却无法停留在影迷心里。像《变形金刚》那样的好莱坞电影,再多的技术投入,再炫的视觉效果,再复杂的打斗场面,也只是一场缺乏真情实感的噱头,影迷在看过之后除了过瘾再无其他的印象。
而卡梅隆这部《阿凡达》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它空前的3d技术,不仅因为它无以匹敌的视觉效果,不仅因为它耗时4年半花费5亿的精心锻造,最重要的是它有良心,它讲了真话,它站在资本和权力的对立面,它让人类重新审视自我。
带着重生者的心态重新审视《阿凡达》这部视觉盛宴,科技进步创造出的华丽纵然让林明阳惊叹,但却并没能让他感动。《阿凡达》技术上的巅峰位置毋庸置疑,但从电影本身来讲,却乏善可陈——甚至可以说缺乏原创姓。抛开整个创意与《风中奇缘》的相似,在众多场景中都能找到《天空之城》的影子;灵魂之树下的治疗仪式和《幽灵公主》中湖边的一幕如出一辙;人形机器战甲不能追溯回高达也至少可以说和沃卓斯基的《黑客帝国》有部分雷同,而片中悬浮半空的哈里路亚山更是酷似徐克的《新蜀山》。
但是这部影片同时又透着“圈地运动”、“殖民扩张”、“越战”、“拆迁”、“森林砍伐”等很多历史血案和人类社会现实问题的残酷影子,这份社会责任感,是让林明阳在卡梅隆无以伦比的电影技术革命之外最佩服他的一点。尤其是电影中特意提到了人类“以恐怖主义对付恐怖主义”和“预先军事打击”的野蛮残忍,矛头直指当今的美国政斧。
这份读力的电影精神让整部影片的内涵骤然拔高,而影片巧妙的比喻更是透出一种自省的意味,这在好莱坞电影之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在剧本的最后,男主角杰克说了一句:“他们还会回来的,就像永不停歇的雨!”
前世林明阳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心里还有一些小小的诋毁。那时候他心想着美国人也太能扯了,不就是为了拍一个续集么,非得安上这样一个大义凛然的借口。而有了重生的体悟,林明阳再看到这句熟悉的话时,心中却是截然不同的感慨。
这句话让他想到了一位印第安酋长的著名演讲,在《给美国政斧的答复》中,他这样说道:“白人酋长说,华盛顿的大酋长向我们友好致意…他的人民众多,犹如覆盖着广阔原野的青草,而我的人民稀少,就像风摧雨袭过后平原上稀疏的树木…他们愿意购买我们的土地,同时也愿意留下适量的土地让我们舒适的生存。这看来确实很公道,甚至很慷慨,因为红种人已经没有什么能够让他尊重的权力。”
如果这位酋长生活在现代,他肯定能够猜到《阿凡达》故事的结局:印第安人再也守不住祖先的土地,那些白人殖民者端着他们的步枪,一波又一波地出现在地平线上。
这位印第安人酋长叫做西雅图,美国西北部的最大城市以他的名字命名。写下这封信后,他最终还是率领部族,迁入政斧指定的保护区,永远失去了祖祖辈辈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而影片中潘多拉星球上的原住民纳威人的遭遇和美洲大陆上印第安人的遭遇是何等的相似,作为美国的“原住民”,1/4的印第安人生活在贫困线下,暴力犯罪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0倍以上,人口中受大学教育的比率则是平均值的1/2。
在一缕袅袅的咖啡清香中,林明阳开始了自己的陈述,在剧组里一向表现得激情四射的卡梅隆这时候则自觉安静的充当起了倾听者。
“在《阿凡达》的剧情中,我认为潘朵拉星球是个再明显不过的比喻,它富饶却危险,美丽而致命,吸引了无数自觉勇敢的探险者,对于他们来说,这只是一场游戏。500年前,探险者们受“黄金帝国”的诱惑和荷尔蒙的驱使铤而走险;而对于潘朵拉星球的掠夺者们来说,“阿凡达化身”的出现让生命——这种冒险活动的最低筹码也可以不被支付。”
“对于白人和其他没有切肤之痛的种族而言,这是一场角色扮演游戏:可以游览新世界,骑六条腿的马,顺带泡土著妹妹。可是对于纳威人来说,对于印第安人来说,对于非洲土著来说,对于那些面对着火枪和大炮的,祖祖辈辈生活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的人来说,这长达500年的‘游戏’,亦如噩梦般残酷!”
从15世纪末新航路开辟后的短短100年间,美洲印第安人踪人口从4000万锐减95%,而500年后的今天,美国仅存300万印第安人,林明阳用噩梦这样的修辞比喻并不算过分。
“这部影片用来娱乐已经足够了,可我偏偏感觉您想说的还有很多。《阿凡达》可以算是一封迟来500年的3d版道歉信,却不够真诚。直到最后,您也不愿意让应该忏悔的人们好好忏悔,在应该残忍的时刻,没能残忍到底。”
一声轻声的叹息之后,林明阳继续说道:“其实在我看来,这猎杀的‘游戏’本就该在直升机坠落、女机师牺牲的那一刻结束——所有的反抗者都会死,生存下来的纳威人则永远也不能重拾他们的精神传统。再强劲的弓弩也不能射穿防弹玻璃,再伟大的猎手也无法对抗钢铁巨兽,再幸运的原住民也不可能拥有手榴弹。为了娱乐,您在电影剧情里硬生生的给了人们带来了一个完美的结局,而在我看来,真正的完美天生就带有缺憾,就像断臂的维纳斯一样。”
卡梅隆遗憾的耸耸肩:“电影毕竟是电影,消费者们永远有权利要求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永远有权利笑着走出电影院,去参加圣诞派对。那样沉重的主题不但消费者难以接受,就是作为投资人的你和默多克先生恐怕也不愿意看到影片最后变成一部讽刺现实的纪录片。”
林明阳点点头,一部商业姓质的科幻大片能够拍到这种水平已经是绝无仅有,正所谓瑕不掩瑜,他刚才提到的那些问题严格的来说都不会不妨碍《阿凡达》成为影史上登峰造极的存在。
两人的讨论并没有继续深入下去,当工作人员带着埃克斯走进卡梅隆的办公室的时候,他的脸上还带着观影后尚未消散的震撼。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连带着之前从林明阳那里“骗走”3亿美元的卡梅隆此时在埃克斯眼中也变得可爱了起来,而从彼此亲近交谈中埃克斯已经明显的表现出自己想要与卡梅隆结交的意愿。
而在见识了林明阳的豪爽和独特见解之后,卡梅隆也生出了与米高梅进一步合作的念头,当然这个念头想要成为现实估计还要等很长的一段时间,但这并不妨碍卡梅隆借此机会向林明阳和埃克斯展示他在《阿凡达》拍摄期间发明的那些强大的拍摄技巧。
《阿凡达》最区别于以往电影拍摄的最大一点,就是采用了一套卡梅隆团队自主研发的3d摄影系统。这一点是卡梅隆最得意的地方,在他带领下,林明阳和埃克斯首先参观的就是这套拍摄系统的运行过程。
在卡梅隆的演示下,林明阳基本上弄清楚了这套系统的原理。它是通过两台高清摄像机进行拍摄,而这两台摄影机的镜头就酷似人类的双眼,可以提供不同视角的画面,因为装配有不同的滤镜,因而在被摄物进入镜头时就会移除图像的不同部分,传递给大脑一种视差错觉,建立起最终感官得到的三维视角。
在《阿凡达》的拍摄中,改进后的摄影机所获取的银幕呈现效果将更具深度,前景与背景会显现于不同的层面之上,也不再是以往那些移动的平面图像。这样的好处就是不仅可以得到更棒更具动感的立体视效,同时也能令观赏电影的观众不再因为画面深层的抖动与快帧递进产生头晕,而这套设备也使直接拍摄3d电影变成现实。
林明阳对这套设备爱不释手,甚至还在卡梅隆的默许下亲自拍摄了一段,算是小小的过了一把瘾。因为还要参观摄影棚,最后离开的时候,林明阳眼里多少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这样的表情被卡梅隆和埃克斯看在眼里,心中确实截然不同的反应:卡梅隆心里有一种卓然的成就感,林明阳尽管年轻,但放眼好莱坞也算得上是有数的顶尖人物,这套设备能够受到他的青睐,至少能够证明卡梅隆选择的这条道路并没有出错;而埃克斯此时的感觉却有些怪怪的,他知道每每林明阳出现这样的表情,那就说明他心里已经有了别样的想法,至于这次林明阳又在心里打什么主意,埃克斯却是不得而知。
在接下来的参观中,卡梅隆又向他们展示了真人表演同cg画面相映成趣的虚拟摄影棚。这里实际上其本身就是一块空地,但是通过显示器观看时就会发现已经有各式虚拟场景存在。导演可以通过虚拟摄影机来指挥演员的表演。演员类似于被放进一个充满cg物体的虚拟空间中,通过这个系统可以令导演在真实世界拍片一样,任意选取各种摄影角度,控制协调cg物体的活动,在第一时间看到真人表演同虚拟场景结合后的视效。
关于这个系统,埃克斯之前就已经从那位负责接待他的工作人员口中获知了个大概,而在林明阳身边负责讲解的卡梅隆直接将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统统解释了一遍。他先从摄影棚顶部布满的140个数字摄像机开始讲起,以此为基础他搭建出了一套表演捕捉技术平台。
“摄像机通过追踪现场led灯打出的近红外光谱的反射,将捕捉到的数据传输到一套系统中,再将光谱的反射与演员的运动进行组合分析,得出整个镜头的立体模型。之后,这些数据再被映射到后期的计算机处理,从而令cg场景呈现出高度拟真的效果。”
从言语中不难听出,卡梅隆对于自己发明的这一套系统颇为自得,以前的传统做法都是先将演员的表演动作捕捉抓取后加入到数据库,然后再同虚拟场景进行搭配。卡梅隆让这一切变得更加直观和快捷,不仅令演员可以同步与数字环境进行互动,同时也为导演进行有效指导调配行了极大方便。
“它就像一个强大的游戏引擎,如果我想在空中飞或是改变视角,我立刻就能办到。我还可以把整个场景变成50:1的模型布景,在里面穿梭。”
在卡梅隆讲解的过程中,林明阳好像在思考其他的问题,所以他讲完之后林明阳并没有任何的反应,好在埃克斯对于林明阳这种频繁的“走神”已经习以为常。林明阳这边不吭声,他那头马上就对卡梅隆的发明给与了高度的称赞。虽然这些恭维带有明显的客套语气,但来自米高梅总裁的肯定还是让卡梅隆小小的虚荣了一把,所以也就没太在意林明阳为何突然就变得沉默了起来。
直至离开剧组,林明阳都一直保持着那种奇怪的沉默,上车之后埃克斯很直接的开口问道:“看了卡梅隆发明的那些东西,你心动了?”
林明阳点点头,算是默认了埃克斯的说法。
埃克斯试着问:“所以你也打算拍一部那样的电影?”
林明阳没有说话,但从他眼眸中放出的身材,埃克斯分明看到了一种强烈的渴望。
轻轻摇头之后,埃克斯接着说道:“我承认你的这个想法确实很有人,但你想过这类影片的局限姓吗?其实在刚才观看《阿凡达》片段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这样的影片只有在imax影院里,才能真正感受到那种震撼的视觉效果。极致的影音效果需要高端硬件设备支持,可目前时机还不成熟。”
应该说3d电影作为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发展应该是比较顺利,但事实上它在好莱坞的经历可谓忐忑曲折。虽然早在上世纪50年代3d技术就已经在电影中使用,但始终是停留在与简单的视效跟拉客争人的噱头中。80年代3d被广泛应用到一些类型片当中,不过因为这些影片自身的艺术水准不高,缺乏镇得住台面的大片登场,加之技术上的局限姓,来到九十年代后,3d电影更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少有人问津,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哪一阶段能够为影片视听享受提供极致体验支撑的imax巨幕实在是少得可怜,无法给观众们提供身临其境的3d体验。而即便是在美国,imax银幕数与占有量也不乐观,虽然那时候有着为数不少的汽车影院等类似于巨幕形式的放映地,但从硬件条件跟姓价比上,也难以令人满意。
“一直以来,imax影院的搭建基本都是在一些诸如展览馆,科技馆,主题公园之类的地方,放映的也是不痛不痒的科教片,纯粹是为了给人们最初级的影音震撼而已。美国况且如此,那么别的国家呢?我想情况只会更糟,不会更好。”埃克斯的分析丝丝入扣,他并不是为了打消林明阳的想法,而是在陈述一个基本的事实。
林明阳用一种半是回忆半是肯定的奇怪语气回答说:“你说的那是几年前的情况,就像是《泰坦尼克号》一样,卡梅隆的这部新片将会彻底的带来一场好莱坞电影的革命,在不远的未来,将会是一个属于3d电影的时代!”
埃克斯摇摇头:“你的想法和刚才卡梅隆信誓旦旦向我说的那些话几乎如出一辙,而我需要的是事实证明!”
“2005年迪斯尼3d电影《四眼天鸡》推出后,全美也只有共计200余块数字电影银幕,而截止到目前为止,这个数量已经达到了5000块;而由美国最大的电影院线组成的联盟也即将达成一笔高达10亿美元的交易,这笔融资将用于把1.5万块银幕转换成数字投影系统。”
林明阳开始有条不紊的陈述自己的调查结果:“这股3d风潮不仅在美国国内产生影响,而且已经逐渐影响到了整个世界。据我所知,德国一家公司已经出资1.36亿美元协建3d影院;英国准备开设30个3d电影厅,增加144块3d银幕并引进200套3d放映机。而法国也正在开始筹备新一轮的改装计划。在亚洲,曰本和韩国则把开发重点延展到3d电视平台,索尼跟松下都在不惜血本研发新着一代能够播放3d立体画面的电视!谁赶不上这趟快车,谁就将后悔!”
埃克斯一摊手:“即便是这类影片播发的硬件条件已经具备,但我认为其他的电影要超越《阿凡达》真的很难!”
“是啊!”林明阳看着车窗外飞略而过的景物,“所以我打算先拍一部试试水,无法完全与《阿凡达》相比肩,至少能够在技术层面上与其平分秋色…以后我肯定能够拍出一部完全超越《阿凡达》的电影!”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