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四十四章 奇迹般的长江大桥和长江隧道
ps:感谢读者大大“cjl9351”投给天堂一张chayexs..chayexs.月票,读者大大“紫竹”打赏天堂666纵横币^_^
第一目标位面,炎黄大陆武汉市上空。
民国时代炎黄大陆,其黄河长江沿岸有一组歌谣:黄河水,治不好;长江桥,修不了。
历史上,除了太平军曾于1852年和1853年先后在武汉三镇搭过三座浮桥以外,6000多公里的长江上从来没有一座真正的桥梁。后来到了北洋军阀时代,北京大学桥梁系德籍教授乔治??米勒,带领学生测量过桥址。1930年秃头党当政后,一个叫华达尔的美国桥梁专家建议秃头党政府进行筹建工作,他们于是派人在长江上钻了几个孔,之后也了无声息了。当然,秃头党并不是什么事都没干,他们最大的成就,是实现了火车车头车厢直接搭乘轮渡过江,并把这个称为炎黄史无前例的巨大进步。
“啊~~~真麻烦,在人多的地方就是感觉缩手缩脚的。”对于是否在几天或几周内,在武汉或南京等地居民聚集地眼皮底下,快速的修建完成多座长江大桥,王凡心里很是纠结。
“你害怕被国外发现红党拥有‘黑科技’吗?”雅迪问道。
“有这方面的考虑,但不是全部。”王凡解释道:“雅迪你也知道,违背常理的东西,我们可以用人多力量大的理由,大体搪塞国外人过去。但是国内呢?那些水利专家也不是傻子,如果以军事机密等缘由掩盖掉是没啥问题。但我担心以后反而引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思维逻辑恶果。”
“你担心现实中快速建成的长江大桥,会成为革命‘妄想派’的证据和底气?”
“有这种担心,现在全国义务教育刚刚开始。别说百姓了,普通的基层干部也只是多认识几个字或啥字也不认识。什么物理、几何、化学之类的更想也甭想了。而且哪怕到了后世,已经完成基础教育普及工作的80、90年代,有人抛出拥有‘水变油’技术的时候,仍然有不少百姓深信不疑、上当受骗。所以对于几天几周内盖好长江大桥的这种‘奇迹工程’,我一直很犹豫。”王凡解释道。
“那你要是缓缓建设呢?”雅迪建议道。
“时间上有些来不及。我的计划是炎黄大陆在1944年,完成全国绝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得以让国家税收70%以上投入日常民生领域,实现真的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让一生贫困的老百姓过上真正好日子。当然也是为了练好内功,从1944年下半年或者1945年处开始逐步加入世界博弈。”
“所以交通运输就是个大问题。”雅迪接话道。
“对!构建和完善南北物资通道非常重要。即使没有我的参与,主位面炎黄共和国成立后,也拥有全长一千二百二十公里的京汉铁路,和全长一千一百零二公里的粤汉铁路。但是就因为武昌汉口隔岸相望,只能依靠木船和轮渡来运送南来北往的物资和行人。使用木船和轮渡的话,一个载重量小,另一个特费时间,再加上天气造成的原因,时不时会停摆断航。我查过资料,主位面真实历史仅仅1956年,铁路轮渡往返载运的货物就有六百多万吨,更何况现在有了我的影响呢?加个零达到六千多万吨一点都不夸张!再者,仅仅一个一百余万人口的武汉市,每日依靠轮渡、木划来往的市民人数平均也达十一万多人次。没有桥,宏观和微观都很不方便。”
“如果是纯行人和公路,我建议修过江隧道。后世的武汉长江隧道就是现成的例子。技术上对我也没什么难度,施工的话,机器人在地底也不会被人察觉什么,主观上的震撼和影响也较江面上的长江大桥小得多。”雅迪提出了一条解决方案。
“过江隧道?这倒是个办法。”王凡听到过江隧道这个词,眼睛不由得一亮。
“至于长江大桥,你自己定吧,反正现阶段,靠红党自己修不太现实。”雅迪建议道:“我刚查了数据库资料。第一座武汉长江大桥修建虽然只用了两年时间,但是这两年可不简单。”
“不简单?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武汉长江大桥说是举全国之力也不算夸张。当时情况是,中央重工业部尽可能无误地供应质量合乎规定标准的压延钢材。中央交通部大力尽可能供应建桥中所需要的船舶,在施工中并就有关航运方面予以配合,中央林业部尽可能供应建桥所需的木材,中央燃料工业部保证大桥施工有足够的电源,中央水利部保证供给大桥设计所需的水文资料等等吧。当然这些有了你,也不是不能解决,但最麻烦的还是苏联专家。”
“苏联专家?”
“恩,根据滕代远子女的回忆文章,武汉长江大桥使用的‘管柱钻孔法’是苏联专家西林提出来的。然后最为关键的,苏联派出了大批经验丰富的水利专家和技术工人过来指导帮忙。虽然我们现在用各种方法拐带来不少苏联工人和专家,但是和后世‘成系统’的‘传帮带’,差距还是非常大的。打个比方吧,我们手里有小学到大学全套数学课本,可是学生大部分是小学三四年级水平,初中高中老师奇缺,如果直接给小学生全套课本,让他们自学至大学水平,你觉得所耗费的时间和效果,与有老师教着学,会有多大差距?”
“我明白,所以我才头疼,又是人才问题!每次总是卡在这里。奶奶的~~既然这样的话,我还是先建设先使用再学习吧。”
“你的意思是?”
“按照你提醒我的,多建设些过江隧道,然后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建设长江大桥,解决铁路和货运公路的问题。至于民生方面的长江大桥,可以让红党工人边摸索边实践边自己建设,从而踏踏实实的掌握住这项技术。”
两天后,陕西西北工业大学。
希科夫,原苏联水利专家。由于斯大林的肃反扩大化等原因,一家子都被关押在西伯利亚监狱,后来被红党用粮食换人才等方式引入国内。从第一次踏上炎黄土地到现在已经半年多了,希科夫本人和一家子,已经习惯了炎黄的生活,恩,应该说,习惯的很享受。
由于他属于红党国内急需的技术型人才,所以他们一家享受各种待遇优先分配。希科夫和妻子及两个孩子,住在一间三室两厅的大单元房里。里面家具、厨具、卫浴生活、小家电设施齐备。希科夫自己在西北大学教书,妻子在纺织厂上班,两个孩子免费就近上红党建成的免费义务制公立小学。
每个月希科夫的工资是80功勋币,两倍于老mao等人的收入,妻子是25功勋币,加起来105功勋币(相当于后世月入10000元,但因为物价便宜,购买力则相当于20000元),由于房租非常便宜,每月只需要1元功勋币,所以他们每个月可以有很多余钱,购买喜欢的吃食、衣物和书籍玩具。每次去购物看着商店里柜台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希科夫总是不禁感叹,炎黄这个“落后”国家在民生领域各种产品生产力之发达,强大的令人难以置信。
“希科夫同志,打扰了。我想问问你在苏联时,是不是参加过修建大型跨河桥梁工程?”进屋后的学校总务处处长赵刚问道。
“啊?赵刚同志,你好!”正在批改作业的希科夫抬首看见来人,赶紧打招呼答话道:“我是参加过几个工程。不过没有大型的,只参加过2各中型桥梁和3个小型桥梁的设计建造。”
“那也行,太好了!是这样,中央要求上报各单位有桥梁工程经验的专家人员名单,我记得你简历上写过,就打算给你报上。不过以后可能需要经常出差,可以吗?有困难吗?”
“没有,没有,当然可以。”一直觉得这半年享受过于‘美好’的生活,内心非常不踏实的希科夫,听说到了需要自己“奉献”的时候,没有丝毫犹豫和二话,立刻表态道。
“那就先这样,我先给你报名,有消息再通知你。”
“谢谢!”
几天后。
接到书面通知的希科夫,提着两个行李箱和其他学校和工厂的苏联、炎黄专家一起,坐上了西安开往南方的列车。
汉口城外,靠近长江的一处小山边,一座工程施工人员临时营地。这里也是王凡动手修建完成的大型综合建设基地:里面彩钢房整齐排列,通行道路地面全部用水泥铺设,路灯照明设备100%到位,至于存放大型打桩设备等防雨仓库更是一座座林立,像一群威武雄壮,随时准备出征的战士,等待指挥官的到来。
工程基地内大型会议室,赶到的各位国内外桥梁专家,开始翻看长江大桥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资料。王凡考虑到施工难度和技术人员素质水平,选取了大体延续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方案,不过考虑后世的通航要求,王凡大幅提高了每座桥墩的高度,以防止出现三峡建成后,大型轮船因为桥墩高度无法通航的情况。
“我同意利用长江两岸的山丘,以缩短引桥和路堤的长度。只是方案里提到的钢材性能参数是不是过高了?国内能生产吗?国外能买的到吗?即使买到,现在打仗能大批运进来吗?”有专家好心的提问道。
“材料方面的问题,请大家不用担心。我们已经全部找好了货源,并妥善解决了运输问题。”负责协调工作的李贺笑着解释道。
“辅助施工的木桩数量是不是太多了?这样会不会造成工程成本大幅提升?”苦惯了的国内专家,心疼的问道。
“我们出于安全考虑,一律按照120%的冗余度配备,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至于为此多花费一些预算,最高总指挥部是认可,并认为是可以很有必要的。”
“这个‘管柱钻孔法’我从没有听过?如何保证其可行性?为什么不用‘气压沉箱法’?”
“‘气压沉箱法’危险性太大,工人在深水中作业,承受气压和水压变化,容易发生血液中毒现象,也就是俗称的“沉箱病”,现在这种病国内外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因而我们选择了一种新技术‘管柱钻孔法’。”
“可未经证实的新技术,危险性更大!”
“关于新技术的验证,我们已经在在岸上和江心进行多种试验。各种结果资料已经整理完毕,大家随时可以查阅。并且需要重新设计制造的大型机械设备也已经生产、安装、调试完毕。这其中包括钻头、钻机、震动打桩机等。”
“虽然你说的很有把握,但我觉得还是要先去实地现场看一看,重新计算一遍后,再下结论。”一直没说话的希科夫,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当然可以,车辆我已经准备好了,大家随时可以出发。”李贺笑着说道。
就这样,提前近10年建设的武汉长江大桥,就在炎黄内外各国专家、技师的磕磕碰碰合作中,慢慢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