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三百二十六章 争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富彦国此话一出,文宽夫、陈大河齐齐变色,很明显富彦国这番话的倾向性是朝着薛向的,要不然富彦国就该问你们萧山凭什么建港,而不是有什么优势了。

    薛向亦咂出此味,心下惊疑,嘴上却是不慢,“富主任,萧山建港最大的优势,还是港运资源丰富,其次是,建港成本低,拉动地方经济的作用明显。此处虽没地图,我相信在座诸位领导,心怀天下,我就用嘴报图吧,大家可以想象,现在整个东北,乃至华北,最大的港运基地,就连港一家,连港就是吞吐量再巨大,再能承受港运压力,可经济辐射力到底有限,尚且覆盖不了辽东全省。再一个,渤海湾有太多的港运中心,且和连港地处极近,连港的经济辐射能力,向西,和河北的京津唐,向南,和齐鲁省的雾台,向北,和冀北的始皇岛,俱都重叠,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经济辐射能力?倒是个新名词!”

    薛向话音方落,国经委副主任方鸿渐饶有兴致的发言了:“你说的这个经济辐射能力,我大概能理解,不过,纵算连港和其它几个经济圈地理位置太近,相重叠,据我所知,你们萧山的地理位置,即便建成海港,也只能辐射你们辽东吧,若是你们辽东是内陆省份,说不得这个理由就够了,可你们地处边陲,你萧山县更是边陲的边陲,谈经济辐射能力是不是不太合适,再者说,你萧山建港,一,不能辐射邻省;二,又减弱了连港的竞争优势,降低了他的经济辐射能力,这港,建之何益?”

    这个层次的高官,几乎都是共和国的精英。他们高瞻远瞩,头脑敏捷,思路清晰,薛老三即便是抛出什么新名词来震场,亦被人家飞速理解。转瞬就化作了诘难之词。颇有让薛老三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之憾!

    陈大河亦满脸放光,冲这位方主任投去感激的注目礼,后者却丝毫不为所动,只盯了薛老三。似乎在盼他回答。

    薛老三道:“我不同意方主任您的观点,连港尚且不能不辐射整个辽东,萧山建港,正好补上这个缺憾,而且。向南,亦可辐射吉省,此谓之一举数得,再者,我认为即便是萧山建港后的经济辐射能力,及不上连港,这两条腿走路,也胜过单腿而行,毕竟。这经济中心是越多越好。”

    “胡言乱语!”文主任怒了:“只听过一个拳头攥紧,哪里来得两条腿走路,打仗尚且讲究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怎么到你这儿。就能强词夺理,给说成这样!”

    薛向道:“文主任稍安勿躁,事有万端,岂可一理全度。还拿文主任的打仗论来说,集中优势兵力。在歼灭敌人时,却是良法,可在发展队伍时,恐怕就不怎么好用了吧,想当初,党组织由弱小到强大,岂非是遍地开花的结果,当初不是各位革命先驱不避艰险,开辟各处根据地,党的力量又怎会快速强大起来,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就由几十位党员,发展到打出一个共和国?”

    薛向以彼之矛,攻之盾,立时说得文主任红了脸,眼见老头又要发怒,薛向赶紧接道:“此处的经济中心四处开花的道理,其实是同党组织发展力量如出一辙,说句不合时宜的话,以我之见,就是咱们这共和国首都的各项职能也应当分散,而不是积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中心于一身!”

    薛向此言一出,举座哗然,便是满脸怒气的文宽夫似乎也顾不上生气了,一脸愤怒化作惊容!

    “好小,你可真是敢说,为了建你那小海港,竟连首都建设也敢指摘,今儿个不说出道理来,恐怕你小就真得不合时宜了!”

    富彦国含笑着薛老三,他是真欣赏这个年轻人了,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人,他见多了,像眼前这个出类拔萃,更兼胆大包天的,他还是第一次见。他虽然早听说过这位薛衙内的名号,今日见之,顿有名不虚传之感。

    富彦国说的倒不是恐吓之词,眼下共和国刚收拾好杂乱,开眼欧美,准备奋起直追,这首都便是共和国的脸面,将之建设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大都市,更早早地成了京城市委的纲领,这会儿,薛老三上来就提分散职能,却有拆台之嫌!

    薛向赶紧道:“富主任,我可不是

    空言虚词,这在国际上也是有先例的,比如人家美国,纽约作为金融中心,波士顿作为教育中心,洛杉矶作为文化娱乐中心,旧金山作为高科技中心,华盛顿作为政治中心,他们的国土和咱们差不多,这番全国布局,各种中心散布,形成一个大型络,把全国都罩尽去了,如此,对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便相当精妙。当然,说这就扯远了,国家大事,还容不得我指手画脚。总之,萧山建港,绝非分散连港的竞争力,而是在和连港交相辉映,形成一张大,不仅把辽东罩尽去,更能辐射,黑、吉二省!”

    薛向这番见解在后世各种坛里,虽然滥大街了,可这会儿提将出来,煞是新颖,他一番话毕,举坐皆陷入了沉思。

    良久,国务院体改办的王主任才道:“这个提法虽然不错,可咱们有咱们的国情,首都是一国之体面,咱们的力量还弱,不能和美国比,我还是集中力量把城市建设起来的好,至于分散的事儿,还是以后说吧!”

    这位体改办的王主任,是从京城市长的位上调离的,薛向的一番宏论,老头立时就被勾进去了,可谓入戏甚深,这会儿都快忘了会议的主题是什么了,还以为是讨论京城的发展,一番表态,立时离题万里。

    好在王主任地位崇高,自也没谁挑他道理,薛向一边悄悄抹汗,一边道:“王主任见得分明,我就是随口一说,以此为例,说明萧山建港和连港结成状的好处!”

    却说众人的情状,薛向一丝不漏的在眼里,他很满意自己一番言语,给诸人带来的震动,他能感觉到这番说词,已经打动人心了。

    “薛向同志虽然说得有道理,不过,我觉得还是王主任的意见中肯,咱们有咱们的国情,外国人的先进经验也得符合咱们的国情才行!”

    陈大河适时发言了,薛向能感觉到诸位大佬的态度变化,陈大河自然能,更何况他身临其境,若非和薛向是敌对关系,他自己都能被这番说词动摇,此时,自然知道到了紧要关头,再不出招,估计就没机会出招了,“很明显,咱们现在最大的国情是什么,是国家底薄,力量弱,现在的当务之急,绝对不是分散力量,去建什么经济络,而是得集中力量办大事,试想想,现在的沿海经济特区,如果不是举国之力投入,能有现在的成就么?因此,辽东有一连港就够了,何必还要一萧山港,最多是萧山港建成后,外国船只往来萧山港近些,可咱们现在的外贸明明就没什么起色嘛,何必再耗费巨资去打造一萧山港,再者说,连港现在的吞吐能力,又不是无非容纳国内的港运压力,何苦再重复建设!”

    陈大河到底是准备充分,这番话可谓是他最后的杀招,他自信此招一出,薛向决计无非抵挡。

    因为他说的是实话,也卡在了点上,那就是国力疲弱,萧山建港非当务之急!

    果然,陈大河此言一出,满场尽皆变色!

    陈大河见之大慰,得意地朝薛向瞧去,却见那小竟依旧是那张笑脸,似乎毫无所动。

    薛向冲陈大河笑笑,说道:“陈书记说得有理,那咱们就国情论国情吧,陈书记说外贸没什么起色,只怕不然吧,我这里有一组数据,改革开放至今,已经有四个年头了,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已经翻了一百三十二番,这也叫没什么起色么,可以想见随着改革的深入,对外贸易势必更加提速,而对日,对韩关系的改善,和两国的经济交往,势必越发密切,来往贸易的增多,几乎已是必然态势,萧山建港已成迫在眉睫之势,如何非当务之急!”

    薛向这番话,绝非虚言。改革开放前,共和国的对外贸易,几乎凝滞,是以底极薄,这一开放,即便是未万全开放,巨大的贸易增幅,在稀薄的底上算起,增加的倍数自然骇人。再者,随着老首长的访美,共和国和美帝的关系获得了极大的改善。而日、韩皆是美帝的仆从国,是以,共和国已经和两国的关系有了极大的改善,多次引进日本的电视剧,便是明证!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共和国虽和韩国的关系有了巨大的改善,但两国仍未建交!未建交的原因,自然是为了照顾共和国小兄弟——朝鲜的感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