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8章 万胜志愿师
德国驻美国大使的电报很快就送到了希特勒的手中,德国驻美国电报原原本本地把美国青年要求参加德国第七装甲军的情况报告了希特勒。
德国党卫军就有外籍军团,但党卫军招收的是非德国的日耳曼青年,不是日耳曼民族的人还没有招收过。
这次情况很特殊,如果德国决定招收其他国家的青年参加德国国防军,肯定可以弥补德国兵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提高德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名气。
万一有外国的间谍也混入了这些青年中怎么办呢?这个肯定无法避免。
就算得过国防军不招收各国志愿者,各国的间谍还是会用不用的身份和方式混进来,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完全阻止间谍的渗透,这个无容置疑。
希特勒思考半天,也没有做出决定,反正这些人是参加第七装甲军,希特勒就把这个烦人的问题直接交给隆美尔处理。
隆美尔很快就收到了希特勒的电报,既然希特勒让他来决定,隆美尔毫不犹豫地回复元首:
“伟大的元首,我认为应该接收这些志愿者参加德国第七装甲军,其中的好处明显多于缺点。
至于装备这些志愿者的武器和经费,全部由法国政府承担,根本不用咱们付钱。”
既然隆美尔愿意接收这些志愿者,希特勒也就同意了,这支部队的编制为一个师,这个师的名字希特勒想了半天,想了一个土得掉渣的名字——万胜志愿师。
万胜师的军旗也是希特勒亲自设计的,希特勒本来就是半画家,他设计的军旗还是非常漂亮的,一双手捧着万字标志。
希特勒的命令被立即发往世界各国的大使馆,各国的大使馆按照德国的征兵标准对所有提出申请的志愿者进行考核和体检。
有犯罪前科的人肯定不会要,德军第七装甲军不招收垃圾,黑社会成员也不会要,反正德国对兵员的要求极高,不是良家子弟根本无法通过审核和体检。
世界各国申请参加德国第七装甲军的青年大约有十多万人,真正通过考核和体检的青年只有二万三千多人。
当这些人员名单报到隆美尔这里来的时候,隆美尔大笔一挥,全部接收,而且还让法国维西政府给每位通过审核和体检的各国志愿者发放五千美元的安家费。
这笔安家费可是不少,相当于美国中层白领一年的工资,这样做不光是解决志愿者的后顾之忧。
更重要的是想借各国志愿者表明,参加光荣的德军,不管可以实现自己铁血沙场的梦想,还可以有好处拿。
隆美尔这么做无疑是想让世界各国更多的青年渴望加入神圣的德军。
而法国维西政府现在已经不贫困了,因为隆美尔大力恢复法国经济,法国维西政府的税收就有了充足的来源和保证证,何况德国还保留了法国的殖民地。
以前的法国政府连六百万军队都能养得起,区区德国驻法国的五十万军队,根本就是小菜一碟,对法国维西政府没有任何的压力。
德国驻世界各国的大使馆的账上很快就收到了隆美尔划拨的资金,这些德国大使馆立即帮这些志愿者办理签证,安排轮船或者飞机去法国巴黎。
其他的国家且不说,就说美国总统罗斯福,这瘸子真是被气得破口大骂了,罗斯福也就骂骂了事。
因为现在美国保持中立,他的法律又无法限制这些志愿者出国。
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好战的志愿者去法国巴黎参加第七装甲军,罗斯福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罗斯福想到美军今后就要和本国的志愿者在战场厮杀,就揪心地疼,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美国的那资本家现在并不想参战,他们只想大肆倒卖军火赚钱,赚钱才是他们最喜欢的事情,战争还是算了吧!
法国的军工企业又有订单了,这个万胜志愿者师的所有装备几乎都在法国生产。
就连毛瑟步枪这些轻武器,法国一些经过升级改造的军工厂已经能生产了,只是他们每生产一支毛瑟步枪需要向德国支付5美元的专利费。
隆美尔组建万胜志愿师的工作一切都在有条不絮的进行中。
……
希特勒打败法国后,便拟定了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为保障渡海登陆作战,德军企图首先夺取制空权,以摧毁英国的防御工事,消灭英国空军,并钳制住英国皇家海军。
(因为主角不参加不列颠空战,只简单地介绍下。)
于是德国空军元帅戈林集结了德国空空军主力3个航空队和2669架飞机,战斗机和轰炸机各占一半,而英国只有700架战斗机和500架轰炸机,德国占有2:1的优势。
早在1940年5月,英国就已预见到德国空军会对英国本土进行大规模轰炸,所以5月19日,英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了在法国退出战争的情况下的防御报告,要求切实加强各项防御措施,尤其是防空措施,该报告于5月27日获得战时内阁的批准。
并立即开始了必要准备:首先战时内阁组建了飞机制造部,由比弗?布鲁克任部长,大力加强飞机制造,使飞机月产量由700架迅速增加到8月份的1600架,其中战斗机为470架。
其次在全国范围里统一调整部署防空力量,重点加强伦敦地区的防空;再次空军部成立作战训练部队,建立了多个训练学校,加紧培训空勤、地勤人员。
这样每月可以有200名新飞行员补充部队,还动员英联邦成员国代为培训空勤人员,以组建新的作战部队。
1940年7月,法兰西战役结束,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挪威等国全都被德国征服,整个西欧只剩下英国还在抵抗。
这时,希特勒向英国伸出了橄榄枝,由于纳粹德国战前储备的原油不充足以及需要筹备之后的对苏作战,希特勒认为不应在西线消耗太多力量。
况且德国的主要敌人是苏联,对英国敲打敲打就可以了,只要英国表示不再与德国为敌,并且归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抢走的原德国殖民地,就可以签订和平条约。
不料英国新任的首相丘吉尔是个硬骨头,张伯伦的前车之鉴使得丘吉尔完全不理会希特勒的外交伎俩。
在压制了英国国内的纳粹势力以及外部的劝降势力之后继续筹备防范可能的进攻。
【V群208912025,盗版群208912565,另外关于罗斯柴尔德家族落叶不会写太多的内容,只为后面的剧情做铺垫,剧情绝对不会违背常理,请兄弟们无需在争论这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