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李牧的新尝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狗子和它的微博瞬间爆红。
  
      而且是从国内一路红遍了全世界。
  
      关注狗子微博的人也越来越多,而且这里面还有许多重量级的粉丝。
  
      国内娱乐圈的明星,有微博的,几乎都转发了狗子的微博,并且加了关注,这些明星粉丝从几万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不等,他们陆续转发,几乎对国内甚至整个华人圈微博形成了无间隙的交叉覆盖。
  
      很快,狗子这条微博在英文版的Twitter上,也开始走红起来。
  
      之前,李牧带着女王赠送的柯基犬前往云省探班,就已经成了整个Twitter世界的大新闻,现在又开通了这条狗第一人称的官方账号,自然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例如,女王本人的Twitter账号就在第一时间关注了它,并且她还亲自转发了它的第一条推文内容,同时配文:“小可爱,衷心希望你和你的新主人能够开心生活每一天。”
  
      除了女王,威廉王子以及其他温莎家族的成员,也都在Twitter上转发了这一篇推文,还在剧组的安妮·海瑟薇不但关注、转发,还又发了一张自己昨天跟狗子的合影,照片中,长发的安妮·海瑟薇抱着狗子,一头妩媚的长发在云省高原的大风中随风散开,一部分发丝挡在脸上,说不出的美艳动人。
  
      安妮·海瑟薇给这条微博的配文是:“Puppy,刚离开就开始想念你。”
  
      李牧在看到这条Twitter之后,用狗子的微博转发了安妮·海瑟薇的推文,配文是:“我也很想念你。”
  
      一人、“一狗”的微博传情,一下子又上了微博的热搜,也给安妮·海瑟薇带来了大量的华夏粉丝。
  
      在西方,“一条狗”开通Twitter,并且极短的时间内获得全世界的关注,成了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的头条新闻。
  
      传统媒体在报道这件新鲜事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李牧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不一样的变革。
  
      美国CNN在报道完这一新闻之后,内部紧急召开了一个高层会议,会议的发起者,便是CNN的创始人Ted·Turner,中文译作泰德·特纳。
  
      泰德当年敏锐的创造了有线电视24小时全天候滚动播送新闻的创新模式,这一点很像新浪起家时的24小时新闻专题报道,可以说,新浪走的路线,就是在互联网上,复制了泰德当年在有线电视上的成功之道。
  
      不过,很多历史经验证明,在某一个阶段特别超前的企业,往往在下一个阶段到来的时候,转变会来得明显滞后。
  
      比如CNN,有线电视新闻崛起的时代,他们迅速发展、一骑绝尘,但是当互联网新闻真正开始崛起的时候,他们又没能抓住机遇;
  
      再比如诺基亚,准智能手机时代,他们的手机以及搭载的塞班系统行业占有率第一,远超其他竞争对手,可是当智能手机行业真正崛起的时候,他们完美的错过了整个智能手机行情;
  
      百度曾经是PC时代国内互联网企业的流量之王,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时候没能抓住机会,以至于公司最后只能以各种倒卖流量以及广告竞价续命;
  
      腾讯要是没有微信,在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时候,很有可能就会被人抄了后路,好在张晓龙的微信及时救主,否则十年后的国内互联网格局是什么样子,谁都无法下个定论。
  
      说回到CNN以及泰德的身上,他早就已经深刻体会到跟不上时代脚步的痛苦。
  
      无论是CNN,还是泰德更大的事业“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都没能真正抓住互联网发展的快车,美国在线在几年前曾经无比辉煌,但是这个泡沫破碎的比世贸双子座倒塌的速度还要快。
  
      泰德原本已经放弃了互联网,只想着安心耕耘CNN,以及时代华纳的非互联网业务,但是,Twitter的迅速崛起,让他感觉到了莫大的压力和危机感。
  
      从李狗子的微博火起来之后,这种危机感就更加强烈。
  
      他将CNN的高层召集在一起,一上来便直接说出了他内心危机感的来源,他说:“我无法想象,李牧能够把一个网站做到今天这种地步,Twitter这个东西对我们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它给了普通人不受限制的发言权,也给了普通人无可限量的受众空间,这让我们与普通人的核心差距开始发生转变,这种转变让我夜不能寐,直到今天,当我知道李牧竟然能赋予一条狗这么强大的媒体属性之后,我就真的有些坐不住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Twitter会把人们关注的目光,从我们这些媒体的身上掠夺走,然后分给全世界任何一个可能的人,甚至只是一条狗。”
  
      “人的关注度总是有限的,如果正常人每天用四个小时的时间用来接收资讯,那么在这以前,四个小时的时间将全部由真正意义上的媒体占据,比如我们的CNN,比如ABC、CBS、BBC、比如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竞争虽然激烈,但好在竞争者并不算多,而且我们能够保证很大的优势。”
  
      “但是现在,李牧把人们的注意力从电视、纸媒上转移到了互联网,人们每天依旧是那四个小时,其中有三个半小时泡在互联网上,他们也不再关注任何新闻媒体的独立平台,而是在Twitter这种联通全世界的平台上、接受着来自全世界无数机构、个人甚至是一条狗发来的信息,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其巨大的威胁!”
  
      CNN的高层领导们一个个也是面面相觑,他们是线下传媒的王者,但是到了线上,就像是到了另一个次元,他们的长处根本就无法发挥,他们的能量也根本无法转化成真正的战斗力,这让他们感觉极其难受。
  
      就像是一个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强者,他可以面对面痛扁任何一个人,可是,现在他忽然来到了一个大家都不见面的次元,在这个次元里,大家靠的根本不是实际的武力值,而是一种新型的“数字格斗”,就像是打格斗游戏,饶是你现实中能一拳打死大象,可在格斗游戏的世界里,你可能会被一个三岁小孩打的毫无招架之力。
  
      对CNN来说,他们面临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窘境。
  
      现在,李牧已经向传统传媒行业亮出了他的獠牙,而且,最让传统传媒无法接受的是,让他们感受到巨大压迫的,竟然只是一条名叫李狗子的柯基犬。
  
      CNN高层激烈的讨论了很久,在许多问题上他们都没能达成共识,但惟独一点很快就达成了共识:他们没办法阻拦牧野科技在互联网领域发展的脚步,更无法阻拦Twitter成为互联网新兴媒体的脚步。
  
      所以,他们的讨论主要围绕在现阶段能找到的解决方案。
  
      经过讨论,他们目前只有三种选择:要么就自己也成立一个线上的新媒体平台与牧野科技以及Twitter抗衡;要么想办法收购或者入股Twitter,让它与CNN有密切的合作关系;要么就干脆放弃线上,死磕传统媒体渠道。
  
      一整天的讨论,他们否决了第三种选择,也对第一种选择报以怀疑,于是,泰特决定说服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希望由时代华纳出资,入股Twitter,并且与Twitter签订独家战略合作协议,不求别的,只求利用Twitter,把其他传统媒体扼杀在Twitter的大门外,这样一来,虽然CNN以及时代华纳依旧无法撼动Twitter的发展步伐,但起码可以确保,CNN能够利用Twitter的特性,领先其他线下传统媒体。
  
      就在美国时间的当天晚上,泰德把这个建议提交给时代华纳董事会的时候,远在华夏、刚起床不久的李牧,已经开始了他的第二阶段尝试。
  
      翌日,李牧虽然一大早就起床准备前往故宫,参加文物捐赠仪式的提前预演,但还是一直关注着狗子微博的数据变化,当他发现狗子的微博粉丝已经超过五百万、并且还在飞速增长的时候,他立刻让李紫薇跟牧野科技的市场部沟通,给他们吩咐了一项紧急任务。
  
      这个紧急任务的内容是:“调查全球规模、口碑最好的十家狗粮品牌,并向他们的公司发出合作意向函,以五百万美元的起步价格,以竞拍的形式,出售李狗子的狗粮冠名权以及宣传大礼包,这个冠名权是为期一年的李狗子制定狗粮头衔,而宣传大礼包则包括十二篇推文直接推广,包含图片、文字。
  
      也就是说,谁最终成功拍到这个冠名权及大礼包,未来的一年内,李狗子就只吃他们家的狗粮,并且每个月都会发一篇图文推文。
  
      李牧并不是为了赚几百万美元,而是要通过这个合作,让全世界意识到自媒体时代的特殊意义,以及它蕴含的巨大利益空间。
  
      一旦李狗子的微博,成功利用它自己的自媒体属性以及粉丝群体完成变现,那必将在全球引发一场巨大的自媒体狂潮。
  
      在李牧的眼里,全世界所有的商业活动都是围绕着“变现”两个字,尤其是互联网,二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行业规则与玩法千变万化,唯独一个内核没有变,那就是“变现”。
  
      最早的个人站长,利用各种方法汇聚网站流量,然后通过在网站内做广告来实现最简单的变现;
  
      腾讯、百度、Facebook、Twitter、微博等免费产品,利用自身产品汇聚流量,然后利用广告对流量进行变现,再利用包括游戏在内的各种增值业务对用户进行变现;
  
      淘宝这种电商平台,则利用免费的网购平台汇聚商户和用户,然后利用巨大的用户资源,利诱商户购买直通车等推广资源,进行资源变现;
  
      凡是有明确变现渠道的商业模式,都会引来一大帮人一窝蜂的涌入,现在,自媒体刚刚发展起来,行业以及用户都以还没有意识到其中巨大的利益空间,这会让资本市场低估了微博、Twitter的价值。
  
      李牧要利用李狗子的微博,成功进行一次快速变现,让人们看到自媒体是如何在一夜之间赚取天量财富的,相信一旦这个合作达成,微博Twitter将迎来一次巨大的发展浪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