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五十四章 京城鬼市
“方逸,你小子真是神了,在潘家园竟然也能捡到这样的大漏?”
走出吴天宝的店铺之后,华子易看向方逸的眼神,已经带着那么一点点的崇拜了,虽然他感觉方逸应该是撞了大运,但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每天逛潘家园的人那么多,为什么那些人没能撞大运呢?
“十万块钱,不算什么大漏吧?”方逸笑眯眯的说道:“我听说有人花过几十块钱,淘弄到一件康熙官窑的瓷器,一转手就卖了几十万呢,比起那哥们,我这还差得远呢……”
“得了吧你,你小子就知足吧……”
华子易开口打断了方逸的话,“你说的那事儿我知道,那可是八十年代的事情,当时根本就没有多少人关注古玩的,而且也不是一转手就卖了几十万,而是去年才放到拍卖会上拍出去的……”
对于京城里发生的事情,华子易自然清楚的很,方逸说的这件事的确存在,但故事经过一些人口口相传的演绎,就变得有些传奇起来了。
那件康熙官窑的瓷器,的确是被人花了六十块钱买去的不假,但当时的潘家园并不具备现在这样的规模,也没有现在的名气,而是刚刚由潘家窑改成潘家窑的名字,是老京城一处小有名气的鬼市。
所谓鬼市,指的是从后半夜开始,以天亮为限,天亮就收摊,百姓都将其称之为“三更半夜撂地摊的买卖”。
据说从晚清到民国的时候,鬼市在京师很是有名,如崇文门外的“东晓市”、宣武门外的“夜市”和德胜门外的“晓市”等,潘家园的鬼市属于老京城鬼市,凌晨4点来钟就有人进入市场了。
而鬼市的起源,在民间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说晚清时期,时局动荡,国之将亡,皇帝都保不住。何况臣子们。许多清廷遗贵,破落富豪,家道败颓后无以糊口,只能靠变卖祖宗留下来的那点家产苟且维生。
但是这些人总归曾经显赫一时。哪里放得下架子丢得起面子?于是趁着天亮前半明半暗的光线,拿了古董偷偷到街边摆摊贩卖,既躲开了熟人还做成了买卖,京城是皇城,当年是官僚世家集中地。此时破败的显贵也不少,久而久之,沿袭成市就是“鬼市”了。
第二种说法是因为鬼市开市时间早,天还没亮,又没有电灯,乌漆抹黑的,穷人打燃火石,富人提着灯笼,幽幽晃晃如鬼火一般简陋的照明设备下,人影穿梭停走。飘忽不定,鬼有没有先不说,但鬼气却是先有了。
再加上很多梁上君子也到此脱手一些见不得光儿的玩意儿,更有造假者趁乱兜售一些赝品,两者又都是鬼鬼祟祟的。前前后后总之是离不开“鬼”字,鬼市由此得名。
而鬼市的第三种说法,都带有一些神秘色彩了,传说鬼市是开在阴阳交替之时,周遭又忽明忽暗影影绰绰,你看不清我我看不清你。所以不光阳世间的生人来往,更引得了阴间神鬼的兴趣,搞不好前脚从您处买下东西,后脚就躺回棺材里去了。
各种传说中最为有趣的是相传慈禧太后过六十大寿。非得让手下小太监们准备狐裘,那时正逢国难当头,上哪里去给慈禧太后淘弄狐狸皮去呀?
眼见着时限将至脑袋不保,小太监无奈之下烧香拜佛,还真有了回应,趁着夜色在鬼市上买来了极品狐狸皮。而卖家竟一个转身化作一缕青烟而去,再摸狐狸皮竟还是热的,小太监这才醒悟那卖家是狐仙化身,脱下皮来救他一命。
究竟鬼市是哪种说法形成的,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是当时那件瓷器却是被一位刚刚平反了的老教授,用补偿给他的工资,从潘家园的鬼市中买到的那件瓷器。
不过在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冰棍一分钱都能买到两根,六十块钱等于是个八级工一个半月的工资,相当于现在的六千块钱也不止,一般人根本就没有闲钱去收购古玩,所以算不算是捡漏,那还是在两说之间。
还有就是,这位老教授在买到了这件官窑瓷器之后,根本就没有将其卖掉,而是放在了家里供自己赏玩,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老教授去世之后,才被他的儿子拿出来给卖掉了。
所以严格说起来,这件在潘家园广为流传的捡漏故事,真相并不是众人所想象的那么美好。
且不说八十年代初的时候有没有人愿意拿出那么多钱来买古玩,就算是有,并且鉴定出是真的了,在那个年代想卖出高价几乎也是不可能的,隔了将近二十年才卖掉的漏,相信没有几个人会去捡的。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那我这个漏捡的还真不算小?”
听到华子易的解释,方逸这才明白了过来,敢情古玩行故事多的说法还真不是吹的,一个捡漏都演绎出了那么多的版本,而且还把那么多行里人都给糊弄了。
“小?在潘家园,有几个人捡过你这样的大漏?”华子易没好气的说道:“这事儿要是传出去,保准明天整个京城的古玩圈都知道你小子的名字,这名出的,比上电视都要快……”
“嗯?华哥,那你有没有办法,把这事儿给传出去呢?”方逸眼睛一转,笑眯眯的说道。
“传出去?你脑袋没发热吧?”
华子易一脸狐疑的看着方逸,说道:“你买卖的可是青铜器啊,虽然那字据上没有注明,但警察要是想查,还是有办法的,犯不着因为这十万块钱和那点名声,惹的一身骚吧?”
作为文物和古玩的重要组成部分,青铜器的买卖虽然被国家严令禁止,但是在古玩行里还是无法杜绝的,不过别人买卖青铜器都是私下里的行为,也极少有人在成交之后往外面去宣扬,这就是个闷葫芦的生意。
方逸卖掉的那件青铜器,虽然像是一件有传承的物件,但方逸确确实实是在潘家园地摊上买的,然后又转手倒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行为已经是违法了,这样的事情可大可小,要是严重了说不定就能判上个几年。
“没事,华哥,我只是卖了个烛台而已,又没注明是青铜烛台,更没有说明那是件文物啊……”
方逸满不在乎的摆了摆手,说道:“现在出名多难啊,我看着那些明星想出名都快想疯了,咱们有这么好的条件,干嘛不宣扬一下呢,华哥,你可劲的把这事给传出去,全国古玩行知道才好呢……”
“哎,我说你小子那句是真话,那句是假话啊?”
方逸的态度让华子易有些摸不清头脑了,他相信方逸不会不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到时候就算有孙连达的面子和关系在判不了刑,但那十万块钱一定没有的了。
“我说的都是真话,华哥,你就放心的往外传吧……”方逸语气很坚定的说道,脸色也变得严肃了起来,他真的不是在和华子易开玩笑,而是想通过这件事,给吴天宝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
“对了,华哥,传话的时候,不要说是卖了十万,您就说是卖了几十万……”
方逸心中又生出了个坏主意,他能看得出来,吴天宝之所以那么迫切的想要这个青铜烛台,说不定就是有下家了,自己不妨顺手给他抬个价,要是吴天宝真能卖出去的话,那乐子可就大发了。
“你就不怕警察来找后账?”华子易也变得认真了起来,他看得出来方逸不是在和自己开玩笑。
“不怕,我反正就是卖了个工艺品,怕什么警察啊!”
方逸真的是不怕,因为在最后将那青铜烛台交给吴天宝的时候,方逸已经将自己灌输进去改变了烛台性质的神识和真元,全部都抽取了出来,现在的那个烛台再拿出来看的话,就是个一眼假的货色了。
至于吴天宝再次见到那个烛台时会是个什么脸色,就不是方逸所考虑的了,如果他有本事将其当成是真的给忽悠出去,那方逸只能说购买烛台的人是个睁眼瞎,活该上当受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