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五十一章 “世界美钻”罗州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后书中涉及到内地城市地名的,一律用简称、别名或曾用名,希望各位能够理解!)

    下午,在漠阳县书记、县长的陪同下,张绍平踏上了罗州岛。

    罗州,又名螺洲,只因很多年前,它的地形很象一只横着的海螺壳,故此得名。

    张家村,不全姓张,只因搬来这的第一位住客是张氏的祖先,后边的人遂称这里为张家村。张家村人丁不足四百,而张氏子弟占其五分之二。

    县委书记、县长的联袂到来,早已惊动了张家村的村委会,村书记、老村长匆匆赶来,把他们接到了老村长的家里去。这时的村委会是没有办公地点的,有什么政策之类的,大都拿个大喇叭一喊,或者叫齐人到大地堂上齐排站,大声嚷嚷地宣布了。

    到了老村长的家里,张绍平说明了来意,老村长吃惊道:“你说你父亲是我们这村里出去的?他叫什么名字?”

    张绍平道:“先父讳名国全。”

    “国全?张国全......”老村长念了几声,“闹饥荒到现在十几年了,记不起来了,我看看张氏族谱先,看到底有没有你父亲的名字。”

    张父是十年困难开始时,逃到香港的,当时逃出境的人很多,饿死的也不少。老村长记不起来也不奇怪。

    老村长不仅是张家村的村长,也是张氏辈分最高的族老,张氏族谱就掌握在他的手里。翻开边沿磨损、纸张泛黄的族谱,老村长逐行逐页查看着,终于在第三房找到了张父的名字。

    他点了点族谱上的名字,道:“这里确实有个名字叫国全,但是不是你的父亲,我可不敢言。你的父亲有说到你祖父的名讳吗?”

    “没有!”张绍平摇头,想了想,又道:“我好像听他说过,我们这支张氏是百多年前迁移来的,是什么张氏的分支,所以只有族谱,没有宗祠。”

    “我们这支张氏就是只有族谱,没建宗祠。看来,你的父亲应该就是三房这系的了。”老村长定了调子。

    张绍平松了口气,道:“既然如此,能不能把我两兄妹的名姓补上这族谱?”

    本来霍振霆通过官方的力量来调查过,应该不会出错才对,但认祖归宗这种事太大单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能得到多方确认才是最保险的。

    老村长欣然道:“这是应当的。”说罢,提着毛笔,将张绍平、张梦莹两个名字补到三房的一系下面。

    “啊,对了,我的母亲也要补上,她可是正宗的张氏媳妇。”

    老村长只好问了下张绍平母亲的名讳,又把张氏王清芸补了上去。

    这趟寻根问祖,到这里,已算圆满完成了。

    张绍平当即长身而起,高兴道:“张某这次回到家乡,能够认祖归宗,算是完成了先父的遗愿,心里是无限欢喜的。但我来时匆匆不曾备有见面礼,此时见到各位乡亲父老,只能整一酒席,聊表心意,请各位务必赏脸出席。”

    这倒是实话,张绍平真忘记了准备礼物。

    原本来了一位香港的亲戚,民村们就倍感面上有光,这时听到张绍平如此的话语,口口相传下,顿时全村都轰动了,沸腾了。这年头不比几年后,放宽了管制,现在下馆子、买菜、进百货商场等等,还是有一定量限制的。想整一酒席,不是简单事,有钱都未必吃得到,何况现在的人还真没几个有钱的。

    不过,凭着县委书记、县长两位老大的名头,事情就好办多了,整酒席的食材是敞开供应。

    村民们欢天喜地地去帮忙架火整菜,张绍平乐了一阵,冷静下来,不好意思地对在座众人说道:“张某喜不自胜,以致失态,让各位见笑了。”

    县长笑道:“张先生生在海外,长在海外,远离祖国家乡,今曰得见乡亲父老,情不自禁,在所难免。此为人之常情,不足为怪。”

    张绍平笑了笑,又问老村长:“老爷子,不知我这一房这一系可还有亲人在世?”

    老村长摇着头道:“张家村的张氏本有三房子弟,当初建国时,二房迁去了高州县,三房也就是你们这房去了春州县。原本相互间是有来往的,每一位张氏子弟出世,都会来我们大房这边添上族谱。可惜,这种联系十年前就断掉了,而我人又老了,去不了多远的地方,对他们现在的近况,实在是不了解啊。”

    张绍平皱着眉,问道:“这么说来,先父的老家实际上是在春州县?”

    漠阳县的书记、县长听到这急了,丫的,好不容易盼来一位有钱的港侨,正琢磨着以家乡亲情套住他,让他投点资金改善本地经济,你却给我来这一出!

    好在老村长接下来的话,让他俩松了口气,老村长道:“这倒不是,你奶奶是司徒家惟一的女儿,要照顾老父,你爷爷便留了下来,没随三房大队人马一齐迁走。”

    老村长絮絮叨叨地说着许多有关张氏的事情,老人家年纪大了,爱唠叨。张绍平也从他的口中,探出奶奶的父亲是位武术名家,在两阳地区名气颇盛。张绍平已经肯定,自己父亲的拳法武术应该是祖母授受的。

    张绍平从没想过,自己的父亲会是“风筝之都”漠阳县人,而且还是正正宗宗的罗州岛渔民出身。

    罗州岛在后世开发后,素有“南方北戴河”和“东方夏威夷”之美称,被誉为一块未经雕琢的翡翠,甚至有“世界美钻”的美誉。岛上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风景优美,历史沉淀,被开发后,是绝佳的海滨生态旅游胜地。

    信步登上山顶,跳高远望,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张绍平看着外海,赞道:“想不到我的籍贯之地是如此美丽的地方,我都快舍不得离开这了!”

    跟在身旁的县委书记、县长闻言,对视一眼,便见县长笑道:“张先生既然这般喜爱家乡山水,何不投资于此,也好造福乡亲啊。”

    张绍平先是点头,后又摇摇头。漠阳江的两位头头看了就奇怪了,怎么又点头又摇头的,那到底是答应呢,还是不答应?

    张绍平解释道:“罗州岛很适合开发成滨海生态旅游胜地,但现时交通不畅,纵然开发了也难以旺起来。我很想投资这块,但一人力有未逮,基建、通讯、交通之类的,要找人合作来做才行。到底能不能投资,我现在也不敢打包票,等我回去后,看能拉到多少家大公司合资再说吧。”

    书记急声道:“交通方面,张先生不用愁。广湛公路已然动工,斯时会贯穿整个两阳地区。这是陆路的,而在水路,我们漠阳江的港口码头正准备扩建,竣工后渡轮可以直达珠三角地区,来往甚为方便。”

    “都说了,开发罗州岛耗资太大,就算你所说的水路交通齐头并进,我也要找人来合伙投资。”张绍平耐心地说道。

    听到张绍平这样说,漠阳县的两位父母官是大失所望的,未来的大投资就像空中楼阁,看不见摸不着,说不定张绍平也就是随口说说的呢。他们要的是现在就可以看得到的实际投资,哪怕小点都无所谓。

    县长忽然想到了什么似的,笑道:“张先生,太大的投资,我们以后可以合作,但小投资,我们漠阳县也是需要的。你看这样行不,我们漠阳县也有不少优良的投资项目,你就费点时间考察一下,看看有什么合你心意的没有?”

    “行!我也想为乡亲父老做点实事,就麻烦你们两位安排了。”

    话说到这程度,张绍平也不好拒绝了,心里打定主意,到时投资个一百几十万港元,权当照顾乡亲就是了。

    到漠阳县后的第三天,县长全程作陪,和张绍平一道考察着漠阳县的投资环境。

    漠阳县工农业不咋的,但旅游业的开发前景却是非常不错的,除了罗州岛的人文自然风光无限美外,漠阳五月端午的赛龙舟、九月重阳的风筝节,都是独具特色的传统。至于文物古迹,更是不少,比如石觉寺、崆峒岩、北山石塔等等,都值得一观。

    一曰下来,张绍平也是看得大呼过瘾,越发坚定要开发罗州岛的决心。通过罗州岛的开发,完全可以带旺其他地方,到时候,把两阳地区打造成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张绍平一心只想着开发罗州岛,对其他的投资根本生不起兴趣来,但他倒也不是一毛不拔。首先,他捐出100人民币,为全漠阳县的大大小小中小学翻新教室,置办新课桌椅子。其次,又出50万人民币,和一家国营剪刀厂合资建立一家刀具公司,整合当地本来松散无序的刀具小作坊。

    投资出去的50万,张绍平倒不是很在意,任凭聘请的几位当地的主管人员去搞。而张绍平真正在意的是捐出去的100万,他可不想这些钱进了私人口袋,没花到实处。所以,接下来的五六天,他一直盯着钱款的流向。

    直到来到漠阳县后的第十二天,张绍平接到了陈冠忠的来电,叫他赶回穗城,说是很多事情已然谈妥,就等他签约。张绍平不得不离开了,不过走之前,他祭拜了一下张氏祖宗坟。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